约63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3道题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潇洒(sǎ) 濒临(pín) 仲栽(cái) 殚精竭虑(lǜ)
B.篡改(chuàn) 周济(jì) 躁热(zào) 深恶痛疾(wù)
C.依傍(bànɡ) 愚钝(yū) 狼藉(jí) 巧妙绝轮(lún)
D.辟邪(bì) 上溯(sù) 倔强(jué) 锐不可当(dānɡ)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 ,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 ;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 是为了纪念历史、 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脊梁 大义凛然 不管 沉湎
B.栋梁 视死如归 不管 缅怀
C.脊梁 视死如归 不仅 缅怀
D.栋梁 大义凛然 不仅 沉湎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牛能大量进食,它不断地咀嚼,以助消化吸收,牛的雄健与善于反刍有很大的关系。②读书也应当学会“反刍”。③我们不应当比牛更聪明,因为我们会思考。④读书要讲求智慧。⑤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⑥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
A.“咀嚼”“很”“作品”分别是名词、副词、动词。
B.“大量进食”“讲求智慧”“含英咀华”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读书有精读与泛读之分。”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③后。
D.句③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不应当比牛更聪明”中的“应当”删掉。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个句子出自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B.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能帮助理解剧情。简单说,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银脸代表神秘。
C.《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笔下的毛泽东是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深受苏区人民的拥护。
D.《骆驼样子》中,“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这里的“他”是被祥子看成圣贤的刘四爷。
(2)名著阅读(2分)
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决不爱你托国之富,也不爱你倾国之容;快些儿倒换官文,打发他西去,留我在此招赘,如何?
这段文字出自《 》,选段中的“我”是 。
5.古诗文默写(5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夕阳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2分)
【甲】钱塘湖春行 【乙】登 高
唐??白居易 唐??杜甫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中“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事物充分体现出早春的季节特征。
B.乙诗首联写诗人登高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地刻画。
C.甲诗以“行”为线索展现西湖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游湖时喜悦的心情。
D.乙诗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怨天尤人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