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6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 语文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
一、基础??运用(24分)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各类文化灿若星河。班级正在开展以“守护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绘名胜古迹】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皑皑雪峰、hào hàn( )戈壁、辽阔草原、湖泊佳泉,构成了一幅雄浑壮阔的画卷。它是造物主的得意之作,是伏羲氏的神来之笔,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华夏人的承天之佑。它就是甘肃。
时间以亿为单位雕琢这片土壤,于是有了色若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地貌,雄奇险秀的石林风光,重峦叠嶂的陇南山地。巍巍祁连的冰雪,低眸注视着它脚下的路。商人于此来往,佛教由此传扬。穿过麦积山缥缈的烟雨,崖阁之间定格的万千造像,正以微笑诠释着东方美学的力量。掀开敦煌朦胧的面纱,精美绝伦的壁画神采飞扬,工匠用入木三分的技法记载( )他们的浪漫想象。黄沙一睹蓝天的模样也想,在沙地一隅挣开了月牙般的眼睛。自然在此杂糅,植被覆盖蛮荒;民族在此融合,思想交流碰撞。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hào hàn( ) 记载( )
(2)上面语段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鬼斧神工 B.重峦叠嶂 C.精美绝伦 D.入木三分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正确的表述为: 。
【赏人文民俗】
2.以下是小阳收集到的关于当地习俗“社火”的相关信息,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农耕民族靠天吃饭,靠地生存,春种秋收,所以在一年之终、来年之始“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其吉也”。社火不仅驱恶辟邪,还能祈福消灾。千百年来,社火在黄河流域生生不息,________不绝,不仅给百姓带来欢乐,更多的是给百姓带来希望。
闹社火是一种幸福,红红火火,一个“闹”字无法替代,北宋诗人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千年来为文人________。不闹不能将春意和盘托出,不闹不知春天有情有义。闹社火亦如此,不闹不足以铭记悠久的历史,不闹不足以彰显灿烂的文化,不闹不足以承载复兴的梦想。每年关社火的________场面,让我们的民族既知过去,也知自己,更知未来。
(1)依次填人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项是( )
A.绵延 盛赞 热闹 B.绵延 谬赞 强烈
C.蔓延 谬赞 强烈 D.蔓延 盛赞 热闹
(2)下列选项中,与语段画线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午再去看它,花朵的“杯口”已四散张开,外观更像是一个个饭碗。
B.韭菜的苍翠,盖菜的幽兰,青菜花的嫩黄,长茄子的紫黑,旱黄瓜的乳白,让外公的菜园子洋溢出迷人的色彩。
C.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D.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护传统技艺】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非遗为影视记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现象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全新视角走进故宫,通过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带领人们了解故宫博物院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把镜头对准匠人们的手艺生活,用贴近年轻人的创新表达,展现精妙技艺背后的情怀与故事□审美与文化……通过纪录片的艺术性再现,( )让我们在一招一式、一榫一卯、一针一线中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 )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让“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深深触动无数人的内心。
(1)依次填入语段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 也能 更能 B.只有 才能 就能
C.不仅 更能 也能 D.只有 同时 才能
(2)依次填入“□”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3)学校准备于12月30日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题的讲座,得知小丽的妈妈是一位资深的皮影戏“非遗”传承人,杨老师请小丽邀请她妈妈作为主讲嘉宾前来参加。假如你是小丽,该怎么转述杨老师的话?
4.默写。
我们国家的古诗文化灿若星河,延续千年而不断绝。请你根据提示,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
(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 。
(5)李清照《渔家傲》一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班级准备围绕“天时、地利、人和,哪个更重要”这一问题展开辩论。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