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210字。
九年级阶段性独立作业
语文
命题教师: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审核教师: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内填涂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有关信息。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学校开展“诗文解风骨,厚韵气自华”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40分)
吟咏
【甲】
狂浪在悬崖生花
屹立的荣光雕琢着冬夏
哪怕被偷走神髓
一炉造化 荒天默
一身风骨 擎天破
谁来续至尊和传说
不必费尔等的笔墨
全由我
——苏见信《风骨》歌词(节选)
【乙】
皮肤也能钻出zhēng zhēng( )铁甲
宿命荒芜 至少我有风骨
岁月淹埋 休想把我沉浮
1.为歌词中的拼音选择合适的汉字,并说明理由。
A.睁睁 B.铮铮 C.峥峥
2.从【甲】【乙】两处划波浪线歌词中任选一处,赏析其陌生化手法的运用。
知识卡片
陌生化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手法,通过对常规与常识的偏离,实现感受与语言理解上的陌生感。陌生化使那些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
3.请从重音和语气两个角度对歌词中划横线的句子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整理
4.请和小语一起整理古诗文中的“文人风骨”,并将整理单补充完整。
文人 古诗文 风骨内涵
韩 愈 欲为圣明除弊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忠君爱国
李 白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苏 轼 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刘禹锡 ,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范仲淹 其必曰“ , 乎!”(《岳阳楼记》) 忧国忧民
探究
小语想进一步理解“魏晋风骨”的含义,于是又收集了魏晋时期代表人物“嵇康”的相关资料,请和他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魏晋风骨”之“嵇康”
【甲】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①,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②,爽朗清举。”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A】岩岩③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④若玉山之将崩。"
【注释】①七尺八寸:魏晋一尺等于24.12厘米,十寸一尺。②萧萧肃肃:萧萧形容举止潇洒脱俗,肃肃形容清静。③岩岩:形容高峻挺拔。④傀俄:同“巍峨”,形容高大雄伟。
【乙】
嵇中散①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②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注释】①嵇中散:即嵇康。②靳固:吝惜。
【丙】
与山巨源绝交书①(节选) 嵇康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恨恨,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纠缠不已,不过欲为朝廷得人,使之为其所用耳。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吾亦自知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吾能离之,并以此为快,此最近之于吾。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②,而能不营,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岂可见黄门③而称贞哉!
若趣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⑤,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怨⑥,不至于此也【B】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⑦,欲献之至尊,虽有之诚之意,亦已疏⑧矣。愿足下勿似之。吾意如此,写此信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
【注释】①魏晋之际,政治上正面临着王朝更迭的风暴。“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在政治上亲魏,司马氏日兴,魏氏日衰,胜负之势分明。山涛,即山巨源,投靠司马氏作了官,随之他又出面拉嵇康。嵇康是“七贤”的精神领袖,出身寒门,与魏宗室通婚,故对司马氏采取了拒不合作的态度。②淹:贯通。③黄门:宦官。④趣:通“促”,催促。⑤致:招致。⑥重怨:深重的怨恨。⑦以上两句原本出于《列子??杨朱》,“快炙背”指从前有个种田的人认为穿着用乱麻作絮的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