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320字。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学校“传艺坊”社团组织开展“走进河南非遗文化”实践活动,小豫作为社团负责人,需参与宣传手册的制作,请你帮他完善。
【活动一:品河南非遗之汴绣】
1.下面是宣传手册中有关汴绣的知识,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共4分)
汴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细腻、色彩古朴典雅、层次分明、形象逼真而著称,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早在宋代,它就已 ① (弛 驰)名全国。一件优秀的汴绣绣品有十几道工序,需要选料、扎制、上绷子、上图、描 ② (摹 摩)、配线、绣制、整理等,每一道都颇有讲究,须得达到平、细、光、亮、静。如此高超的工艺水平,让世人为之赞叹。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2分)
A.chēn xiān pō B.chēn xiǎn pò C.chēng xiǎn pò D.chēng xiān pō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小豫想在宣传手册中结合一些古诗文名句来展示汴绣之美,请你帮他补写。(8分)
“绣棚花鸟逐时新,活色生香可夺真。”精湛的汴绣针法令人叹为观止:汴绣针法善于刺绣各种花草虫鸟,在其中,我们既能欣赏到“ ① , ② ”(崔颢《黄鹤楼》)中的碧树芳草,又能领略到“ ③ , ④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莺歌燕舞;汴绣针法又善于创作山水图景,在其中,我们既能感受到“ ⑤ ,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的叠岩险山,又能看到“高峰入云, ⑥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的峻峰清溪;汴绣针法更是善于刻画人物,在其中,我们恍若巧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以致“⑦,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的诗圣,依稀看到誓死杀敌、报效朝廷并以身践行“报君黄金台上意, ⑧ ”(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将士。
【活动二:赏河南非遗之豫剧】
3.小豫想在宣传手册中展示豫剧的发展现状,但不小心打乱了句子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豫剧的上座率、自给率及豫剧的演员人数、观众人数,均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②豫剧具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它自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而且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9个,居全国360多个戏曲剧种之首。
③近年来,不少艺术门类、所有戏曲剧种都在惊呼危机,而豫剧却在与困难的奋力拼搏中显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继续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④《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风靡全国,家喻户晓。
⑤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
A.①④②③⑤ B.①⑤④②③ C.②④⑤③① D.②⑤③①④
4.小豫在宣传手册中展示了演员们在表演豫剧时所画的脸谱,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性格,请你帮小豫解说下列脸谱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人物性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保护非遗从我做起】
5.小豫想要设计一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块放置在宣传手册最后,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3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璀璨夺目的繁星,点缀着中华文化的浩瀚银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厚重悠长的画卷,记录着中华文化的绵延传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保护和传承非遗是我们的责任。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又是一年藜蒿香
王英
①初春时节,我漫步江边,瞧见几株不起眼的小草,清新的嫩绿色让人怦然心动,走近一看,竟是藜蒿,不禁又想起了外婆做的藜蒿粑粑。
②外婆家紧挨着南洞庭湖湿地,傍湖而居。一条长长的望不到头的大堤将湿地分成两面,一面是炊烟袅袅的村庄,另一面则是绵延万里的芦苇荡。开春,洞庭湖区湿地里最早钻出来的,便是这迎风猛长、肆意拔节的藜蒿。
③藜蒿,是故乡初春独有的野菜,多长于沼泽地旁,且浑身是宝。叶可洗净焯水剁碎后和糯米揉捻成团,做成藜蒿粑粑,可甜可成;茎则带着独特香味,可蒸可煎。
④口感独特的藜蒿,古往今来受无数文人追捧。大文豪苏轼有诗云,“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古诗中的“蒌蒿”便是这藜蒿了。
⑤儿时,我最盼望的便是外婆做的藜蒿粑粑。做藜蒿粑粑可不简单。掐蒿半日,剁蒿煮蒿半日,再加上蒸煮、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