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70字。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阶段性评价卷三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益处不言而yù。一本好书犹如一汪清泉,濡养我们干涸的心思;一本好书犹如一缕阳光,温暖我们寒冷的内心;一本好书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不是附庸风雅、卖弄逞能,而是出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求,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读书需要心无旁wù,不被俗世的喧嚣所扰。让我们一起沉醉于幽幽书香中,一起品味我们精彩的人生吧!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rǔ chéng jí B.rú chěng jí
C.rǔ chěng xī D.rú chéng xī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不言而yù( ) 心无旁wù( )
(3)仿照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续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2.古诗文默写。
阅读经典诗文,我们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文之美,美在画面: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中,“有桃花红,① ,菜花黄”展现了百花争艳的田园春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皓月千里,② ,③ ”描绘出洞庭湖的波光月影之美。诗文之美,美在情感:《无题》中,李商隐用“④ ,夜吟应觉月光寒”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辛弃疾用“欲说还休,⑤ ”表达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诗文之美,美在哲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用“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充满哲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道出“⑦ ,⑧ ,此事古难全”的人生哲理,何等旷达!
3.班级开展“自强不息”主题班会,下面是开场白,请你按照要求进行补充或修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奋发进取,持之以恒。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自强不息的故事:范仲淹断齑画粥,匡衡凿壁借光,___________,……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缘故,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谱写出生生不息的壮丽诗篇。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奋进的征程中充满希望,也充满了挑战。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将是我们实现价值、成就未来的动力。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主题班会——“自强不息”。
(1)请仿照前例在横线上续写自强不息的故事,不超过7个字。
(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班级以“青少年当自强不息”为话题组织演讲活动。第二位同学小语演讲的题目是《志当存高远》,第三位同学文文演讲的题目是《放飞青春梦想》。假如你是本次演讲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在小语演讲结束后,文文演讲之前说一段串词。
5.班会总结发言阶段,主持人希望在结束语中以对联的形式总结收获,提出倡议,但对联中的个别词语还需斟酌。请你从给出的四个词语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伟大先贤 先贤故事 逐梦 梦想
上联:循古,展今,开来;意兴方遒,听 传华夏。
下联:正心,立志, ;风华正茂,看少年意气扬神州!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桂圆
①家乡的北边是蒙山,东边是沂河,距离临沂有30公里。村里有条古道,老辈人说是古驿站。就凭大街两边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店铺,便知昔日的繁华。
②太爷爷从祖上接手“惠仁堂”中医大药房。从先祖到爷爷这辈,都思想开明,医术精进,救治乡邻不计其数,“惠仁堂”的名号,在十里八乡叫得响。谁承想,倭寇入侵,战火燃遍齐鲁大地,接着又是内战起硝烟。好在家乡有蒙山做屏障,深居深山,兵家不愿光顾。
③每年春秋两季,爷爷都带着家族男丁,到十几里外的蒙山采药。蒙山雾气迷蒙,像迷魂阵,让人猜不透到底藏着多少玄机。爷爷站在山顶,捋着花白的胡子说:“蒙山四季分明,有山有水,是中药材的生长宝地。这里中药材有1005种之多,是天然的药材库啊,咱要用之于民……”
④每年冬天,爷爷都让我跟他睡,让我背诵古诗词和稀奇古怪的药材书,记得有《药性赋》《汤头歌诀》等。我最犯怵他脱掉我的棉袄掐着我的骨头问,这块儿骨头叫啥?哎哟喂,皮肉是滋溜滋溜地疼呀。他那架势,是想把中医栽进我的骨头里。我在心里叫苦,嘴上可不敢吭声。
⑤我有事没事就去中药房,翻腾一层层的方格药匣子,摩挲圆圆的拉手。管家安叔人和善,笑眼眯成一条缝,透着暖意。我淘得满头大汗,他拿毛巾给我擦汗,又拉开中药匣子,摸出几颗土褐色、圆圆的干果。“孩子,拿着,桂圆好吃哪。”“桂圆?”我眨巴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