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420个字。
旧来的意味留存——《朝花夕拾》导读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又取名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少年时代因家庭变故和外婆家住农村,与农民有联系,熟悉与了解农民。1898年,进入南京矿务铁路学堂读书,接受进化论思想和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1902年赴日本学习,先学医,后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以期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后,曾在杭州、绍兴任教。1912年2月起,先在南京教育部工作,后随教育部迁至北京,继续在教育部任职,幷在一些大学里兼课,且投身新文化运动。1926年9月,鲁迅离京赴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离厦门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在广州,鲁迅与共产党人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血腥教育,使他的进化论的思路“轰毁”。1927年10月,鲁迅离开广州赴上海,直至逝世。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五四”时期,从1918年起他和李大钊等人一起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等小说以及论文、杂感。这些作品与当时的先驱者取同一步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他成为“五四”运动中斗争最彻底和影响最广大的一位作家。
1928年以后,他参加了中国革命互济会。1930年3月发起和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还投入各种社会活动,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革命社团。在最后十年的战斗生活中,一面和国民党反动派、帝国主义展开不懈的斗争,一面勤奋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西方进步文化思想,努力创作,写下大量杂文,成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
二、作品提要
《朝花夕拾》属于回忆性散文集,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文集,共收10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前两篇是在北京寓所中写的,接着的三篇是在北京避难时辗转流离中写的,后五篇是离京南下后在厦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