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130字。

  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狼籍(jí)  鲜腴(yú)  纤维(xiān)  惟妙惟肖(xiào)
  B.琐屑(xiè)  濒临(bīn)  遒劲(jìng)  交头接耳(jiē)
  C.虬枝(qíu)  推崇(chóng)  陈檀(tán)  自出新裁(xīn)
  D.秀颀(qí)  蔷薇(qián)  匀称(chèng)  恹恹欲睡(yān)
  2.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 的人群里,人类的就像洋葱一样,是分层次的。有时,我们无法 谁是善良的好人,谁是恶意的坏人,而我们也无法 别人做到这样或那样,所以,我 告诉自己去做一个好人,做简单的、善良的自己,不为得失,只为一份心安,就已是高尚的人!
  A.熙熙攘攘  辨识  苛求  只能 B.车水马龙  辨识  苛求  只要
  C.熙熙攘攘  辨认  渴求  只能 D.车水马龙  辨认  渴求  只要
  3.阅读下面的文字,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小巷越是久远,越幽深,越蜿蜒,越斑驳,历史的沉淀就越深,文化的底蕴就积淀得越厚重。如果把小城比作一本线装书,那么这一条条小巷就是书中那一行行优美绝伦的文字,需慢慢品味才能体味其深邃的内涵,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小巷,江南的小城才生动起来,情趣盎然起来。
  A.“久远”“幽深”“蜿蜒”“斑驳”都是形容词。
  B.“这一条条小巷就是书中那一行行优美绝伦的文字”是夸张的修辞方法。
  C.“江南的小城才生动起来,情趣盎然起来”句子的主干是“小城起来”。
  D.“历史的沉淀就越深”是祈使句。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选出对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记承天诗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最近发生的时间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C.《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寓言,比如《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愚公移山》也选自其中。
  D.《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司马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影响。
  5.名著阅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红星照耀中国》中哪个人物形象符合孟子的“大丈夫”标准?请举例分析。
  6.古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5)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
  7.阅读下面白居易的两首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题湖上①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②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卸任杭州刺史之前。②线头:指毛毯上的绒头。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摹早春景致。
  B.《春题湖上》颈联,诗人运用比喻,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立意新颖,语言精妙。
  C.两首诗的尾联都直抒胸臆,都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及对西湖的依依不舍之意。
  D.两首诗着眼点不同,《钱塘湖春行》展示春之“早”,《春题湖上》突出湖之“暖”。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