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370字。
辽中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道题 试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恪守(gè)眺望(tiào)箴言(zhēn)附庸风娅(yǎ)
B. 妖娆(ráo)栈桥(zhàn)豢养(huàn)孜孜不倦(zī)
C. 旁鹜(wù)坍塌(tān)桑梓(zhǐ)矫揉造作(jiǎo)
D. 娉婷(pìng)恣雎(suī)潮汛(xùn)断章取义(zhāng)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恪守(gè)——kè,附庸风娅——附庸风雅;
C.旁鹜——旁骛,桑梓(zhǐ)——zǐ;
D.娉婷(pìng)——pīng;
故选B。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歌德曾经说过:“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面对_________的世界,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中国青年,________发奋学习、踏实苦干、不断创新,________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无愧于神圣的责任,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进程中________灿烂的青春之花。
A. 日新月异 只有 才 绽放
B. 一日千里 如果 就 绽放
C. 日新月异 如果 就 开放
D. 一日千里 只有 才 开放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结合语境中“与时代齐发展”、“创新”等词句,可辨析,第一空处,“日新月异”最恰当;后两空通过语意分析,要填一个条件性关联词,所以“只有……才”最恰当。故选A。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变通,一条道走到黑,那么结果往往会很糟糕。②当然,选择角度不能乱选,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基础上报的角度,才具有可靠性,③如果还不行,那就再换,直到找到适合的路为止。④生活中,理解事物需要有多个角度。⑤比如遇到困难时,这条路走不通了。那就要换一条新的路试试。⑥所以面对一些选择时、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
A. “只有”是介词,“具有”是形容词,“选择角度”“遇到困难”都是动宾短语。
B. “生活中,理解事物需要有多个角度。”一句中,“生活中”作定语。
C. “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变通,一条道走到黑,那么结果往往会很糟糕。”是假设关系复句。
D. 将语段中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④②⑥⑤③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能力。
A.有误,“只有”是连词,“具有”是动词;
B.有误,“生活中”作状语;
D.有误,④句总领全文,提出中心观点“理解事物需要有多个角度”,放在第一句;接着第⑤句举出“遇到困难”的例子,承接开头,放在第二句;③句中“如果还不行,那就再换”和⑤句中的“那就要换一条新的路试试”照应,应放在第三句;第①句则从反面论证,写出了不懂变通,“结果往往会很糟糕”的后果,放在第四句;接着②句则进行补充,强调“选择角度”要“有科学的判断和分析的基础”,放在第五句;最后,根据第⑥句的“所以”,可知,总结全文,放在最后一句,故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④⑤③①②⑥;
故选C。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上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死得早,母亲做苦力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做敢想。
D. 《水浒传》塑造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的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的李逵;崇尚忠义、有恩必报、有仇必复的武松等一大批鲜活的人物形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故选A。
名著阅读(3分)
5. 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诗歌 推荐理由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答案】诗歌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内涵,诗歌形象明朗纯净,洋溢着一种昂扬奋发的乐观情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