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860字。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 试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35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凯歌(kǎi) 羞怯(què) 蹒跚(pán) 大相径廷(tíng)
B.藏匿(nì) 静谧(bì) 轻捷(jié) 竭然不同(jié)
C.絮叨(xǜ) 收敛(liǎn) 留转(liú) 神通广大(tōng)
D.干涩(sè) 化妆(zhuāng) 拼凑(còu) 恍然大悟(huǎ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写不完的旋律。针对莫高窟这一艺术瑰宝,我们在2018年成功 了民族交响歌剧《莫高窟》,以丝绸之路为背景,以敦煌壁画为题材,通过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宏大的时代主题——只有国家安定,才有人民的幸福。这部作品既 西方歌剧的表现形式,又 交响乐和民族音乐要素。我们希望以这样兼容并蓄的音乐风格让观众身临历史之境,感受文化精神的 。
A.推进 模仿 融合 传送
B.推进 借鉴 容和 传播
C.推出 借鉴 融合 传承
D.推出 模仿 容和 传递
3.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作为纪实文学作品,真实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作者认为:“非虚构写作,要求创作者即使在细节上也不能虚构,一切都是从档案、史料、采访、勘查中推演出来。”为此,他搜集了大量资料,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还进行了实地调查。《长征》的饱满、厚重、震撼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种严谨认真的写作方式。
A.原则(名词) 推演(动词) 饱满(形容词)
B.作品(名词) 出来(动词) 这种(代词)
C.将画线的句子中“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后面的“。”改成“,”。
D.严谨(形容词) 档案(名词) 上(动词)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4.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夜雨寄北》的作者是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猫》的作者是郑振铎,笔名西谛。
B.中国古代有对不同年龄的表述。如用“不惑”称“四十”;男子十五岁称“束发”,女子十五岁为“豆蔻”。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舍弟、鄙人、小女、见教等。
D.《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悲惨处境。
名著阅读(4分)
5.仿照示例,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概述与之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并据此对人物作出评价。(字数在70-90之间)
①孙悟空 ②唐僧
示例:宋江,私放晁天王。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后,事情败露,官府准备捉拿晁盖。宋江得知后,及时通知了晁盖,晁盖得以做好准备,逃脱了官府的缉捕。这情节说明宋江是讲义气的人。
6.古诗文默写。
(1) ,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2)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3)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寄北》)
(5)《次北固山下》中诗人间接抒发思乡情感的诗句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