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00字。

  2024北京延庆初二(上)期末
  语    文
  2024.1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 基础﹒运用(共13分)
  二十四节气作为古老中国的文化血脉之一,被称为“时间里的中国智慧”。班级围绕二十四节气出了一期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应任务。
  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感文化之韵 品节气之美”作为报头。(1分)
  第一板块: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历法,也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在指导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方面,发挥了不折不挠的巨大作用。
  二十四节气的魅力无处不在。它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里,这些诗句巧妙绝伦,都是诗人妙手偶得的佳作。它在“雨水宜吃甜、立夏应食苦” 的养生食谱里,这些有关节令饮食的谚语有助于我们顺应自然规律,调理好身体。
  总之,二十四节气文化博大精深。它蕴含在时令饮食、诗词文化、农耕文明之中,在今天依然焕发着光彩。
  2.请你检查文段中加点的词语,选择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A.不折不挠      B.巧妙绝伦       C.妙手偶得       D.博大精深
  3.根据语境,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2分)
  第二板块:小寒、大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是与大寒相比较而言的,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古人认为此时冷气积久而寒,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因而称之为小寒【甲】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蜡/腊)月的代表节气。在物候上,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乙】 “鸡乳”即母鸡孵化小鸡;“征鸟厉疾”指猛禽需强力捕食,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预)严寒;“水泽腹坚”则是说湖泊表面的冰已经坚实地一直冻到水面中央了。古人一直把大寒当作是一年最冷的时节,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往往比大寒冷,因为小寒节气正处在“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寒天。
  小寒、大寒节气  ①  十分寒冷,但毕竟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②  这段时光是充溢着喜悦、欢乐气氛的,这气氛足以(融/熔)化冬末的寒意。
  4.文中括号内字形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腊月  抵御  熔化                B.蜡月   抵预   熔化
  C.腊月  抵御  融化                D.蜡月   抵预   融化 
  5.文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6.根据语境,在文中画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所以        ②所以                B.①所以    ②但是  
  C.①虽然        ②但是                D.①虽然   ② 所以
  7.同学准备在第三板块出一些关于节气的对联,请你帮他选出不恰当的一联。(2分)
  A.上联:端午午时人赏午                下联:立春春日客游春     
  B.上联:节气最分明夏至三庚初伏到      下联:农时须准信春光一寸万金来
  C.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D.上联:春声贺岁节前归                下联:腊味盈怀家里暖
  二、古诗文阅读 (共19分)
  (一) 默写,完成8-12题。(共6分)
  8.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1分)
  9.我报路长嗟日暮,             。             (李清照《渔家傲》)      (1分)
  10.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赤壁》)         (1分)
  1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富贵不能淫》)    (1分)
  12.《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的诗句是 ①  , ② 。  (2分)                                                       
  (二)阅读《春望》,完成13-14题。 (共6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选出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A.首联中“草木深”表面是描写城市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荒凉的景象,实际深藏着诗人无限的慨叹。
  B.颔联中无论是花香还是鸟语,都使诗人在无限的伤感中感受到了一丝的慰藉。
  C.颈联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战争持久和音书难通。
  D.尾联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使读者体会到诗人忧国伤时的真切。
  14.《望岳》《春望》两诗中都出现了“鸟”的意象,请分别结合“决眦入归鸟”和“恨别鸟惊心”的内容,说说诗人借此意象表达的不同情感。(4分)
  (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完成15-17题。(共7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