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90字。
2023年秋学期期末学情调查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班级文学社团开展“文学部落”主题活动,请你和社团成员们一起全程参与并完成相
关任务。
【活动一:日积跬步】(共8分)
曾有人问:“人为什么要读书?”有个回答印象颇深:“读书不仅是宁静致远,更是打破现实的禁gù,走进另一个浩瀚辽阔的世界。”
阅读,是纾解情绪、【A】精神,最简单也最实用的办法。烦 zào 时翻开文学作品,随着字句流入心间,外界的喧嚣会渐行渐远【甲】困顿时从文学作品中求助,
当你懂得越多,纠结和无助也会越来越少。 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
书不振。 读书多了,人便不会在狭ài和肤浅中【B】.
人生多 qí路,读书是归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A】【B】两处分别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A】滋润【B】沉没B. 【A】滋养【B】沉沦
C. 【A】滋养【B】沉没D.【A】滋润【B】沉沦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处的标点应用分号。
B.划线句“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加点字“打破”“情绪”“简单”,在文中的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名词、副词。
D.文段中的“宁静致远”是一个成语,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它来指导儿子修身养性。
【活动二:学而不厌】(共8分)
4.根据提示填空(8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会钦佩于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1)▲,(2)▲”
的壮志雄心(《观沧海》),你会感叹于李白“(3)▲ ,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挚
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你会叹服于王湾“(4)▲,(5)▲ ”的
哲思理趣(《次北固山下》),你会听从于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6)▲ ”的
谆谆教导(《论语》),你会沉浸于郭沫若“▲(7),定然有美丽的街市”的美好想象……这些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涵养着我们成长为“一个高尚的人,(8)▲,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思》)。
【活动三:择善而从】(共20分)
5.(1)社长小语统计了部分社员本学期课外阅读量和他们期末的语文成绩,绘制了下表。这份表格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2分)
社员 本学期课外阅读数量(本) 语文成绩
小A 22 85
小B 16 78
小C 1 63
小D 6 70
▲
(2)社团文学角有几本封面很古朴的书。下面对书名字体的欣赏,有误的一项是(2分)
【甲】《子夜》 【乙】《赫胥黎天演论》 【丙】《我们仨》
A.【甲】中“子夜”用篆书,笔画圆润,古朴典雅。
B.【乙】中“赫胥黎天演论”用隶书,形体宽扁,庄重沉稳。
C.【丙】中“我们仁”用楷书,形体方正,端庄秀丽。
D.【丁】中“边城”用行书,笔画勾连,自由洒脱。
(3)小文指着其中一本书说:就是这本书,启蒙了少年鲁迅的思想,让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你知道她说的是哪一本书吗? ▲(请选择甲、乙、丙、丁)(1分)
6.社长精选出北宋苏舜钦的《题花山寺壁》来勉励社员,请用楷体工整地抄写下来
张贴在文学角。(10分)
题花山寺型
北宋??苏舜钦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
7.社员小文一边抄写,一边思考,产生了一些疑惑,请你结合诗句内容帮忙解惑。
(1)这首诗的第一 、二句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
▲
(2) 一首写花草的诗,社长为什么选它作为勉励同学们的座右铭呢?(3分)
▲
【活动四:温故知新】(共16分)
请你与小文一起共读下面两篇文言,完成第8-11题。
【甲】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