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10字。
2023年秋季期期末适应性训练
七年级语文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21分)
(一)
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月光下,吟诗篇,举杯邀青莲,泛舟思易安。三月三,天朗气清,曲水流觞;五月五,汨罗江上,龙舟竞渡。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擂响在锣鼓铿锵的声音里,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传扬在诗歌浪漫的意境里。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让我们rónɡ( )入中华血脉,追寻文化之根,在古风古韵中安放心灵吧!
1. 阅读以上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 闪烁( ) (2)rónɡ( ) 入
2. 以上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
(二)
家国情怀是对家国共同体的认知、情感、道德和实践的统一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家国情怀的认知基础,也是家国关系的真实写照。这种认知是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企盼,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精神气脉中最本真的、最动人的情感。在这种自然情感基础上,升华出从爱亲敬长到忠于人民,报效国家的道德追求。最终,体现为对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担当和超越功利得失的作为。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写照:(2)企盼:
4.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内容,从以下句子中选出能体现家国内容的一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将相应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2分)
①家庭和睦万事兴②亲恩似水深③国泰民安庆盛世
④心想事成迎新春⑤国家安定百业旺⑥春风如霭润
上联:下联:
(三)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可见“家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报国之志;无论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殷殷嘱托,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非凡气概……家国情怀早已出现为中华儿女的纯粹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正是因为有根植于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
5. 下面选项是从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B.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可见“家国”。
C.家国情怀早已出现为中华儿女的纯粹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D.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正是因为有根植于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
6. 同学们,在书香校园中,感受经久不衰的经典诗文的魅力。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传统文化。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答对一空得1分,满分共10分)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① 《夜雨寄北》 想象回家团聚后共话今宵的情景。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借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 ③,
④。
刘禹锡 《秋词》(其一) 一扫传统的悲秋之气,唱出了一曲昂扬励志的秋的赞歌。 ⑤,⑥。
王湾 ⑦《》 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乡书何处达?
⑧。
孔子 《〈论语〉十二章》 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影响心境。 ⑨,
⑩?
二、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①“睡前拖延”是荷兰学者Kroese等人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推迟其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这一概念在国内常被称为“晚睡强迫症”或“习惯性熬夜”。已有许多研究表明,习惯性睡前拖延带来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激素异常和免疫力下降,使人们患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和慢性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风险加大。
②由于每个人的生物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其睡眠--觉醒节律也不同。睡眠--觉醒节律代表了个体对睡眠和清醒时间的偏好差异,表现为不同的睡眠类型。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睡眠-一觉醒节律与睡前拖延存在关联。偏晚睡晚起型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推迟就寝时间,偏早睡早起型的青少年更不易于睡前拖延。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虑他们行为的未来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懂得延迟满足,即不用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