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0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短歌行》
  教科书 书  名: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诗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有感情地诵读。
  2.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诗歌用典手法的效果。
  3.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诗人“忧”的含义,理解诗人形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歌雄健深沉的建安风骨,体会曹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用典手法的效果。
  教学难点:
  分析“忧”的含义,体会诗人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猜对联,人物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副对联:
  制诸侯遂挟天子,精谋略亦善辞章,毁誉并千秋,何从治乱?纷争俱往矣,许当初吴蜀风流,几与同横槊赋诗,挥鞭观海?
  扫黄贼而起青州,定乌桓又羞赤壁,江山横万里,谁是雄豪?成败等闲之,纵半世三分功业,终难掩哭儿本性,遗令真怀?
  大家猜猜写的是谁?(曹操)
  说说你心目中的曹操的形象。
  提起曹操这个人物,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历来评论家对于这个人物的看法有褒有贬,莫衷一是。在你的印象中,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是从哪里了解他这个人的呢?
  俗话说“文如其人”,今天我们要通过他的《短歌行》来了解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
  走近诗人: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了与吴、蜀鼎立的局面。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以魏代汉,追封曹操为“武帝”。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二、诵读诗歌,以读感悟
  1.自由诵读,体会音韵美
  诗眼:忧 → 慷慨悲壮基调
  从语音、语速、语调、节奏、情感这几个方面来评价自己的朗诵。注意声音的长短、断续、轻重、疾徐、抑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