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9640字。
2023-2024年度髙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
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文体所能替代的。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产生兴趣,因而也就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一般来说,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原原本本地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到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往往让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自由描画。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
读小说,第一能让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是有好文字的。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使其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眼前。况且一部小说,有景有人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丰富的最好的模范文。
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前者的态度严肃,关切人生;后者的态度随便,不关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
一部好的小说,必是真有的说,真值得说;它决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来支撑门面。作者要怎样说,自然有个打算,但是这个打算绝不是把故事拉得长长的,好多赚几个钱。所以,我们读一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而定去取,而是要以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谋篇布局去定好坏。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是对我们的为人处世和文学修养都大有裨益。
(摘编自老舍《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材料二:
《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在北京专访《小说课》作者毕飞宇。
舒晋瑜:您以经典的标准选择篇目。《小说课》除汪曾祺的作品外几乎没有当代作品,仅仅是篇幅和时间的限制,还是另有原因?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认为我们只有读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读哲学、历史、戏剧等做不到这一点。
B.老舍认为分析一部小说内容的好坏,应主要从作者在作品中表现的对社会人生和事件的态度的角度入手。
C.毕飞宇认为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随着阅历的丰富、理解力的长进,读者会具备与作者对话的能力,不断有新发现、新感受。
D.“很省钱的”“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我的好友庞余亮替我算过了”等表明,毕飞宇语言朴实幽默,使得访谈气氛更加融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认为能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复杂的物态心态,能用最恰当的文字形容人情物状的小说,才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最好的小说
B.老舍认为读小说时,只要我们关注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谋篇布局的方法,就一定能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提高文学修养。
C.毕飞宇认为当代文学的诸多优秀作品不确定能否成为经典,这是他缺少自信而在《小说课》中讲得少的重要原因。
D.舒晋瑜运用“追问”的方法,询问毕飞宇对经典作品是否“不断重读”“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如何把玩一部作品”,及时抓住新亮点,拓深、拓广访谈内容。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本次访谈核心话题的一项是( )
A.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
B.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吗?
C.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吗?
D.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
4.阅读小说时,老舍的“念着玩”和毕飞宇的“把玩”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河(节选)
沈从文
将近坳上时,只见老水手正躬着腰,用个长竹笤帚打扫祠堂前面的落叶。夭夭人未到身边声音先到:“满满,满满,我来啦!我在溪口捡宝贝。满满,你看看,多少好东西!”她把围裙口袋里水湿未干的石子蚌壳全掏出来,塞到老水手掌心里:“全都把你!”
“嗨,把我,我又不是神仙,拿这个当饭吃?好礼物。”
夭夭自然也觉得好笑,指了指背笼里的橘子:“这是娘要我带来送你的。”
老水手说:“哎呀,那么多,我吃得了?”
两人一面说笑一面向祠堂走去。到了里边侧屋,老水手把背笼接过手,将橘子倒进一个大簸箕里,“夭夭,这橘子真大。你家园里的橘子树,如果生在鹦鹉洲,会发万千洋财,一家人都不用担心,住在租界上大洋楼里,冬暖夏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