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05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家国一体”思想随之成为国家架构与治理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政治上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文化习俗与价值取向,使得中国社会弥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个人、家庭(族)、国家三者均受其影响。
第一,从个人来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在家尽孝,不仅是外在的道德约束,更是个人内在的道德自觉。其实,“孝”早已成为中国人内心自发衍生出的一种情感。这种发自内心的“孝”被后世儒家推崇到极高的地位,在儒家的推崇与统治者的宣传下,“孝”就不再是外在强加的道德约束,而成为个人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和自觉的价值追求。
为国尽忠,是在家尽孝观念的扩展,是个人面对国家这个大“家”时的价值情怀。班固所谓“爱国如饥渴”,道出了个人对国家最朴实、最真挚的情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道出了身居高位者,必须为国担当,为民请命,不考虑个人之利弊祸福。“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平民布衣,也应有担当意识,在家国危难之时,敢于挺身而出。每一次抗击外来侵略,都有无数人的浴血奋战和奉献牺牲。
第二,从家庭(族)来说,助个人成才,助国家治理,是家庭的价值核心。传统社会的家庭(族),都将儒家思想作为家规族训的指导思想,将抚育儿女、凝聚社会和尽忠报国作为其存在的价值所在。
家对于中国人而言,实在有太多的内涵和无限的意蕴。个人对家的眷恋和奉献,除了血缘亲情的因素外,还与家庭(族)倾力培养、扶持个人成长有密切关系。家庭(族)为个人的生存、成长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帮助,个人与家庭(族)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在家国思想影响下,传统家族文化的主流,均将国家利益和中华大一统摆在首位。许多族训中均强调“国难尽忠”,当家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舍家报国。
第三,从国家来说,民为邦本,君人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成为治国理政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从家国思想出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与此同时,作为天下最大“家”的操持者,治国理政者必须对天下人负责,为天下人谋福。也就是说,君主也必须受到相应制约:必须以民为本;必须严于律己,做天下人榜样;必须以天下为公,公私分明。
上述三方面对统治者的道德诉求与制约,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政治思想之一。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封建专制文化的禁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里,对“国”的概念主要理解为两点:一是“疆土”,二是“君主”。而第二种理解往往使人们把“君”和“国”连在了一起,君是国的代表和象征。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不断宣扬和强化这种认识,统治者打着家国同构的幌子,强调“忠君”即是“爱国”,不仅要求民众对君主从理性上绝对服从,而且诱使民众作感情上的父权认同。这种君主一体的理念,把“国”的真正意义异化了。
(摘编自刘紫春《家国情怀的传承与重构》)
材料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几千年斗转星移,家国情怀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情感长河,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的历程中,流淌在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精神动力。进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作为民族文化精髓,经过儒家思想的持续推崇和统治者的积极宣传,逐渐成为了中国人
内心的一种情感。
B.“爱国如饥渴”“国难尽忠”都直接表现了当家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将国家利益摆
在首位,舍家为国。
C.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个人来说,要做到为国尽忠;从国家来说,治国理政者要
天下为公,以民为本。
D.抚育儿女、凝聚社会和尽忠报国都为儒家所提倡,因此它们都成为传统社会的家庭(族)的
家规族训的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上无数人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前仆后继,可见,无论是高位者还是位卑者,都需要
勇于担当,尽职履责。
B.作为大“家”的主政者,应超越一家一族的利益,以天下为家。如此,君主才能得到天下的拥
护,实现治国平天下。
C.家庭扶持个人成长,个人以孝回报家庭,就会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这样一来,社会的良好
风气也就形成了。
D.“孝”培育感恩情怀,“忠”体现担当精神。今天,“孝”与“忠”表现为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建设好
小家,服务好大家。
3.根据材料,对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表面上是在批评“商女”,实际上谴责了只关心家庭
幸福美满而漠视国家前途命运的达官显贵。
B.“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愿意为国家效劳,表现出个
人对国家朴实而又真挚的情感。
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通过乌鸦反哺的典故委婉表达了报养祖母的愿望,晋武帝被李
密的孝心感动,这表明“孝”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情感。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在国家中并无至高无上的地位,治国理政者只有为天下
人谋福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这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家国情怀”下一个简要定义。(5分)
5.忆往昔峥嵘岁月是深悟家国情怀的一种方式,学期伊始,学校将举行以 “家国情怀,感动2020”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拟邀请疫情期间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参加。请你据此写一段抒情性文字,作为活动宣传海报的一部分。要求:主题明确,感情真挚。(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