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40字。

  《社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感悟社戏之美:故事美、人美,情美。
  2.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重点:
  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活状态,感悟社戏之美:故事美、人美,情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师:《社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部小说,这是一部读来犹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风俗画卷的小说。让我们走进小说感受其中的温馨和趣味。
  一、整体感知
  师:从标题中你能获取怎样的信息?
  生1:文章是有关社交和戏剧的。
  师:哦,你是这样理解“社戏”的呀?同学们,什么是“社戏”?
  生齐读: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师:什么是“社”?
  生齐读: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
  师: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关注编者给我们提供的资料。来,我们重新开始。
  生1:文章是关于社戏的,可能介绍了社戏,或者写跟社戏有关的事件。
  师板书:事件
  生2:还可能写和社戏有关的人,跟社戏有关的情。
  生3:从社戏中也许还有文化精神一类的东西。
  师:有人,有情,有思考
  师板书:人、情、思
  师:依据标题,能大致猜测出小说书写的方向。这篇小说写的是“我”幼时看乡村社戏的故事。文章篇幅有点长,研读之前,我们先梳理出文章记述的事件。
  (PPT显示)
  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发现概括起来有难度,适时指点:大家有注意到事件发生的标志词吗?
  生2:时间词。
  师:举一个例子。
  生2:第五段中的“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
  师:对,同学们记住了吗?还有别的标志吗?
  生3:地点变化的词,像第一段里的平桥村。
  师:是的,这就像电影,导演会通过时间或空间场景的变化来暗示事件的转变。同学们记住了吗?好,继续合作,圈画出文中的时间或地点的词,找出小说中的事件。
  学生讨论,师继续巡视指点。
  师见大部分组已经概括出来,开始检查:老师之前已经在文中找到了月夜行船这一事件,这是在哪些段落?
  生4:第十段到第十三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