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020字。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翻开语文书,四周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感受书页震动的韵律,似乎在向我们讲述……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大自然生生不息。春天里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秋雨只会让人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每个人心中都温存着自己美好的“情谊”,它是无处不在的和煦的春风,如《散步》里一家四口在田野里的相亲相爱;它是灵魂被唤醒的金色年华,海伦??凯勒成功走出了焦燥的阴霾,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白求恩丝毫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有的是纯粹的国际主义精神;虽然他不幸殉职,但他的优秀品德超越时代,永垂不朽。人与动物间亘古不变的是和谐相处,漂亮而温驯的黄冠大鹦鹉“可可”,克服想飞却又不敢飞的心理障碍后,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安徒生排演了一出荒唐的闹剧,皇帝看到织布机上什么都没有,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耸人听闻了。”那件看不见的华丽新衣仿若一块人性弱点的遮羞布,掀开了人们眼底的虚荣、盲从和明哲保身的自私心。
  同学们,让我们翻开书本,在前辈先贤的引领下,去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巢(cháo)
  B.犷(kuàng)
  C.驯(xùn)
  D.神采奕奕(yì)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高邈
  B.焦燥
  C.狭隘
  D.呼朋引伴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和煦
  B.纯粹
  C.殉职
  D.耸人听闻
  2.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这是影片《长安三万里》中的一句台词,李白、高适、杜甫、王维等诗人的形象登上银幕,孩子们能看到              ,少年能看到              ,成年人能看到              ,老年人能看到              。人们从诗词歌赋中感受东方审美的意境,在古典艺术中体察细致的和谐,传统文化照进当代生活,仅仅只是开始。
  ①“大鹏一日同风起”的壮志豪情
  ②繁华背后命运的跌宕
  ③英雄迟暮的不甘和悲壮
  ④背诵过的“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称谓常常使用敬辞和谦辞,人们在和别人交流时,会使用鄙人、寒舍、家父、令爱等谦辞,表示自己的谦虚或谦恭。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作者是法国作家让??乔诺。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记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D.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诗歌《天上的街市》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默写。(10分)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来表达对友人思念的诗句是:            ,            。
  ⑥小李、小陈两位同学学《<论语>十二章》后,在学习方法上产生了分歧,小李认为学思结合很重要           ,           ”;小陈认为复习学过的知识重要且快乐,也就是:“          ,         ?”
  5.在“书香满校园”活动中,七年级将举行“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