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30字。
晋江市2023年秋初中学科抽测诊断
初二语文2024.01
(本卷共8页,三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学校姓名考生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诵读诗文名句,带来审美体验。读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① ”体会闲适淡泊的田园生活;吟李清照《渔家傲》“②,星河欲转千帆舞”感受雄伟瑰丽的世界;阅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③ ”感受生机勃勃的景象;品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④ ”体会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面对山川之美,陶弘景发出“自康乐以来,⑤ ”的感慨;吴均则感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⑥ ,⑦ ”;面对有限的生命,曹操吟出“⑧,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面对巍峨的泰山,杜甫在《望岳》中表现出“⑨ ,○10 ”的雄心气概。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历史长河中,无数英烈前仆后继,构筑起一座座不①(xiǔ)的精神丰碑。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中,英雄们信仰坚定、();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②(náo)、坚忍不拔;在和平年代,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尽管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③(bó)力量。英雄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更在于他们身上彰显的崇高风范和英雄精神。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视死如归凝聚挺身而出 B.两肋插刀聚集铤而走险
C.视死如归聚集挺身而出 D.两肋插刀凝聚铤而走险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3.史诗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分)
(1)《红星照耀中国》是英雄史诗。刘劲在《人物志》中说:“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作品相关事迹印证这句话。(4分)
A.毛泽东 B.周恩来
(2))《昆虫记》有“昆虫的史诗”之美誉。请从下列昆虫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说说你从它身上汲取到怎样的精神力量。(2分)
A.蝉 B.圣甲虫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4~5题。(7分)
[甲]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
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黑,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①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②
[注]①洮河:黄河上游支流。②吐谷浑:中国古代部族名。唐初,时常侵扰边境,后被唐高宗和吐蕃的联军打败。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中的“燕脂”和“紫”都是形容战场血迹,描绘了战争场面的悲壮惨烈。
B.乙诗首句描写茫茫大沙漠上风尘翻滚,日色为之昏暗,衬托战事的紧张艰苦。
C.甲诗“寒”声指战鼓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在沉重鼓声中斗志难振。
D.从乙诗尾句可以想象到唐军在战场上勇猛善战和捷报传来的振奋、喜悦情景。
5.两位诗人共同捕捉到“半卷红旗”这个景象,“半卷”含义极为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②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③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管仲与下文“鲍叔”“公子纠”“召忽”均是人名。②贾(gǔ):做生意。③多:称赞、赞美。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B.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C.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D.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7.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鲍叔牙既进管仲 课内迁移法:既出军营《周亚夫军细柳》 (1)既:
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成语推断法:显亲扬名 (2)显:
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词类活用: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穷困: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3分)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