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8200字。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初中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初三年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8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2)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醉翁亭记》中“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一季一幅画面,不论是山林还是泉石,都给人美的感受。
(6)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借梦寄意”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①(zī zī)不倦地 ②(j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③(yuān)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因此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造成的。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之后,或者6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我对此完全()。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事无成 赞扬 探求 B.一败涂地 赞同 探讨
C.一事无成 赞同 探求 D.一败涂地 赞扬 探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造成的。
B.因此这些知识都可能随时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造成的。
C.因为这些知识都可能随时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D.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3.名著阅读交流。(6分)
请从《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艾青诗选》中任选一部,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与感悟。
二、阅读(67分)
(一)请参与古诗文专题学习活动,完成4-9题。(23分)
材料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材料二: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