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50字。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题。
徜徉于语文学习的天地间,各种美妙的感觉悄(qiǎo)然涌上我们心头:______于英雄的人民解放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横渡长江,跳水姑娘吕伟在观众屏息敛声中的轻盈(yíng)一跳;______于朱德母亲一生不辍劳作、宽厚仁慈,藤野先生教学的谆谆教诲、一丝不苟;______于居里夫妇为提取镭筋(jīng)疲力尽、殚精竭虑的付出;______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的热闹;陶醉于茅盾先生对倔强挺立、不折不挠(náo)的白杨树的赞歌……和语文同行,就是在享受精神的洗礼,就是在沐浴真善美的光芒,由衷地感到幸福……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悄然(qiǎo) B.轻盈(yíng) C.筋疲力尽(jīng) D.不折不挠(náo)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锐不可挡 B.屏息敛声 C.不辍劳作 D.摩肩接踵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赞叹 感动 震撼 惊讶
B.感动 惊讶 赞叹 震撼
C.惊讶 震撼 感动 赞叹
D.震撼 赞叹 惊讶 感动
4.对文中划线句子病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语义重复 B.缺少主语 C.用词不当 D.搭配不当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人的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6.名篇名句默写【(1)~(4)题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此中有真意,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3)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晏殊《浣溪沙》)
(5)李贺《雁门太守行》“______,______”句运用典故,表明作者为报答皇帝的恩情,甘愿为国血战到死的决心。
(6)《答谢中书书》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夕阳下的鱼儿竞相跃出水面的特点。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材料一】2018年4月12日,由文山州委宣传部、文山州旅游文化发展委等部门共同主办的文山州2018年“壮乡三月三多彩文山行”综合性民族文化展演活动在文山州体育广场举行。其中,铜鼓舞《壮家有女初长成》、彩调《彩调欢歌》、原生态山歌《野欢》等节目,展示了文山浓郁古朴的民风民俗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材料二】铜鼓舞是壮族、瑶族最有代表性的道具舞蹈,它融祭祀文化与农耕文化于一体,集民族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身,是壮族、瑶族两个民族舞蹈艺术中的典范。
7.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2分)
8.假如你是材料一中的活动组织者,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为家乡的铜鼓文化写一句宣传标语。(2分)
(二)名著阅读(4分)
9.学校将要开展“走进经典,好书共读”活动,请你参与。(4分)
(1)经典文学名著往往情节生动,形象鲜明。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2分)
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上面名著语段出自《______》,语段中的“他”是______。
(2)昆虫世界要评选“最强大脑”“音乐大师”“劳动模范”“最美佳丽”,请你从法布尔的《昆虫记》中挑选一种昆虫参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