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210字。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题卡分离,其中试题卷6页,共五大题2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卷为试题卷,答题无效,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均不得带出考场。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共6题,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雏形(chú) 呵责(hē) 连亘(gèng) 花团锦簇(cù)
B. 荫蔽(yìn) 鄙薄(báo) 辍泣(chuò) 畏罪潜逃(qiǎn)
C. 寥阔(liào) 清洌(liè) 搓捻(niǎn) 掺差不齐(cān)
D 侍弄(shì) 狩猎(shòu) 劫掠(lüè) 刨根问底(páo)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连亘(gèng)——gèn;
B.荫蔽(yìn)——yīn,鄙薄(báo)——bó,辍泣(chuò) ——啜泣,畏罪潜逃(qiǎn)——qián;
C.寥阔(liào)——liáo, 清洌(liè)——清冽,掺差不齐(cān)——参差不齐(cēn);
故选D。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节前,菜市场人声鼎沸,购买年货的人很多。
B.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C. 面对美国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我国外交部发言人不卑不亢,回答得有礼有节。
D. 连老师都做不出来的题,这位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这里是说菜市场购买年货的人很多,人声嘈杂。与语意相符;
B.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这里是说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与语意不符;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这里是说美国记者盛气凌人。与语意相符;
D.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这里是说对同学的敬佩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与语意相符。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在课内外高效学习决定着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
B. 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模范。
C. 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D. 思源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句式杂糅,应删去“榜样”;
C.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需求”;
D.语序不当,应将“学生非常受欢迎”改为“非常受学生欢迎”;
故选A。
4.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 ,思想 ,意志 。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排序。根据语句前后搭配判断,“生命”“思想”“意志”应该与谓语中心词“茁壮”“成熟”“坚强”一一对应,据此可知顺序为②①③,故选D。
5. 古诗文情境默写。
(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两句,开篇就以六个意象描绘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乡村秋郊夕照图,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对友人有理有据回击的句子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秋词(其一)》中,“_______________”一句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寂寞萧索。
(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感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借“菊”这个意象表达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则以“菊”表达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 ①. 枯藤老树昏鸦 ②. 对子骂父 ③. 则是无礼 ④. 自古逢秋悲寂寥 ⑤. 夜阑卧听风吹雨 ⑥.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⑦. 遥怜故园菊 ⑧. 应傍战场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藤、鸦、逢、寂寥、夜、阑、卧、遥、菊、傍。
6. 综合性学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