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50字。

  河北石家庄24年新华区一模试卷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1~2题14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xū  ɡòu)的动物,是古代人民想象的产物。2024龙年总台春晚的主题:龙行龘龘①,欣欣家国。“龘”字结构独特,三个“龍(龙的繁体写法)”字叠加向上排列,形象表达了这个字的意义。“龘”字作为汉字中的瑰宝,不仅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pénɡ  bó)力量。它所代表的祥瑞、力量和神秘性,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①龘:dá,________________,昂扬而热烈。
  (1) 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xū  ɡòu)__________       ②(pénɡ  bó)____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 瑰宝__________             ② 承载__________
  (3)文段中的“祥”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①___部,再查___②___画。(2分)
  (4)根据语境把注释①补充完整。(2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3月9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正定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提供专业支持的全国鼓王大会在古城正定南城门瓮城隆重举办。
  这些久负盛名的鼓王团队有河北省的常山战鼓、招子鼓、任丘大鼓、背灯挎鼓,湖南省的湘西四方鼓,陕西省的安塞腰鼓和韩城围鼓,山西省的太原锣鼓和威风锣鼓,河南省的牧野战鼓,北京市的武吵子,天津市的汉沽飞镲等,为游客们带来一场震撼的文化盛宴。
  鼓声,敲响的不仅仅是心灵的回响,更是声音的韵律;鼓槌,敲出的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传承的是民族的精神。活动旨在展示性、观赏性、专业性,并以惠民性为特点,展现中国民间鼓乐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度,推动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文旅新风尚。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2)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3)假如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参加这次鼓王大会,请拟写一个向安塞腰鼓队采访的问题。(2分)
  第二部分
  (3~18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6分)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诗文佳句,寄寓着情思和感悟,融进民族文化的血脉。山林美景,用“①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描绘;春日感怀,借“②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观海,抒发“③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的雄心;登峰,感受“不畏浮云遮望眼,④__________________”的抱负。面对陋室,领悟“斯是陋室,⑤__________________”的志趣;乘舟江上,体验 “⑥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的迅猛。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6分)。
  4.某班级开展“探究古诗意象”主题活动。阅读下面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甲 乙 丙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凭君莫射南来雁
  恐有家书寄远人
  (1)请解释甲中“婵娟”一词的意思。(2分)
  (2)请分析乙、丙诗句中借哪些不同的意象,表达了哪种相同的情感?(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5~9题。(共13分)
  【甲】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节选自《活板》)
  【乙】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①。凡牛力穷者,两人以杠②悬耜,项背相望③而起土。两人竟日,可敌一牛之力。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