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34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按要求规范填涂,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来一场奇妙之旅。
  1. 【穿越时空,寻文学之美】阅读下面语段,完善其中字词。
  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美景美不胜收。朱自清笔下的春天,草木萌发,牧童①(嘹 缭)亮的笛声应和着轻风流水传递春的气息, 惹得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刘湛秋笔下的夏雨,热烈又粗犷,别有一番风情: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甲】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还有那可爱的水②(澡  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冬天。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 请作出选择(   )
  A. hékuàngzhù B. hèguǎngzhù
  Chèkuàngchǔ D. héguǎngchǔ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 请工整书写。
  (3)下列词语中填入语段【甲】处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油然而生 B. 咄咄逼人 C. 花枝招展 D. 争先恐后
  【答案】(1)B(2)嘹   藻(3)D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字音。
  应和:yìng hè,意思是应声唱和。
  粗犷:cū guǎng,粗鲁而豪放。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故选B。
  【小问2】
  本题考查字形。
  嘹亮:liáo liàng,形容声音清脆洪亮。
  水藻:shuǐ zǎo,水生藻类植物名。
  【小问3】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B.咄咄逼人:气势汹汹,使人惊惧。
  C.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D.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根据后面的“成长着”可知,应用:争先恐后。
  故选D。
  2. 【摘录名句,品诗文之妙】请依照你的理解,补充下面文段中的古诗文名句。
  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触发文人雅士的灵感,使他们留下或充满哲理或饱含深情的语句。李商隐用“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夜雨寄北》)想象未来,表达对团聚的期盼;曹操登临碣石山慨叹:“水何澹澹,③____________。”(《观沧海》);李益夜晚登城远望,但见:“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静听窗外风雨肆虐,陆游内心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⑥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谭嗣同为北方山水之势所震撼,欣然写下“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潼关》)来表达自己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答案】    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 山岛竦峙    ④. 回乐烽前沙似雪    ⑤. 受降城外月如霜    ⑥. 夜阑卧听风吹雨    ⑦. 河流大野犹嫌束    ⑧. 山入潼关不解平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窗、竦峙、烽、夜阑、嫌”等字词易写错。
  3. 【开展调查,探阅读现状】为了解本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同学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出统计。请你为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写一条结论,并就此向本校学生提出阅读建议。 
  (1) 调查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调查结论:本校7-9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较少。    ②. 阅读建议:要增加课外阅读量;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优秀读物;提高文学名著的阅读比例。
  【解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