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2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
  (1-4题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一千两百多年前,一场漫天大雪莅临湖南永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下了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儿时学课文时,被《江雪》的绝美所吸引——天地之间是如此纯净而(jìng mì),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净,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柳宗元被贬永州,而永州这场大雪,______(掺和/夹杂)着他官场生涯中的“大雪”,纷纷扬扬,落成了《江雪》中的孤独。
  所幸这份孤独没有摧毁柳宗元,相反,他在孤独里______(寻求/追求)到了解脱的方法。这份孤独变成了一团火:不论如何不幸都要认真活下去并实现价值。这团火,在给予柳宗元(ān wèi)的同时,也点亮了其他人的心灯。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jìng mì)______ ②(ān wèi)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莅临______ ②摧毁______
  (3)从文段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2.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以“龙标”称王昌龄。
  B.安徒生是19世纪美国著名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C.《狼》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D.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3.班级拟开展“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共6分)
  (1)宣传小组准备在校园内张贴一副对联,倡导大家都投身于文明校园的创建。请你根据他们拟写的上联,补写出下联。(2分)
  上联:爱校园塑文明形象 下联:______
  (2)校园欺凌是校园中常见的一种不文明行为,调查小组准备对此展开有关校园欺凌情况的调查问卷活动,请你为这份调查问卷拟写两个问题。(4分)
  4.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诗文画廊中,美无处不在。“   ①   ,山岛竦峙”,美在自然风景中;“我寄愁心与明月,   ②   ”,美在对友人的关切里;“   ③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在乐学的愉悦中;“夜阑卧听风吹雨,   ④   ”,美在陆游的报国之志里;“   ⑤   ,便引诗情到碧霄”,美在刘禹锡的豪壮情怀里;“河流大野犹嫌束,   ⑥   ”,美在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中。
  第二部分
  (5—19题50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甲】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
  滞雨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乙诗中“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展现的画面。(2分)
  (2)请结合甲、乙两诗最后两句的内容,简要分析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10题。(共13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①其所欲,宜诚翻②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③。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④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