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330字。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但总以为读一本好书,是面对着一处好风景,感受其间流露出来的或粗犷豪放或纤巧秀弱,或深远空灵或雄伟磅礴的风韵。当与我心有不可①___(è)制的“戚戚焉”时,人达到心旷神怡,养心浴德的境地恐怕就不再是难事了。此时,书已跨越出它本身的价值,宛若一个睿智的长者,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他面你而坐,②___,睛动睫转之间,便可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好处了。
  (1)文中加点字“犷”的读音正确的是      (1分)
  A.guǎng
  B.kuàng
  C.kuò
  D.kuáng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1分)
  A.竭
  B.揭
  C.遏
  D.厄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2分)
  A.语无伦次
  B.屏息静气
  C.抑扬顿挫
  D.娓娓而谈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时,书已超脱出它本身的价值,宛若一个睿智的长者,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B.此时,书已超脱出它本身,宛若一个睿智的长者,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C.此时,书已超脱出它本身的价值,宛若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一个睿智的长者。
  D.此时,书已跨越出它本身,宛若一个睿智的长者,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2.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桑梓常被用来指代“家乡”,________诗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中的“桑梓”就是此义。《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意思是说他与范进是同乡。
  A.是因为古代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
  B.所以古代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
  C.大概是古代住宅旁常栽种桑树、种树吧。
  D.为什么古代住宅旁常栽种桑树、神树呢?
  3.某班围绕“逆境成才”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不足以成为支撑论据的一项是(  )(2分)
  A.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C.纳兰性德生于贵胄之家,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入国子监,十八岁考中举人,十九岁成为贡士,最终被康熙赐进士出身。
  D.人生的三起三落,成就了苏轼不平凡的人生,人生的挫折并没有击垮他,他反而自嘲到“问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豁达乐观,活出了别样的人生高度与深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4分)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①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②,杳杳③山水隔。
  寒英④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①是:柳宗元所在永州,古属楚地。②万里赠:捐一枝梅花赠给远方的友人。③杳杳:遥远。④寒英:梅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前四句咏物,首联描写梅花的内在气质,颔联刻画早梅的外在之形。
  B.“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
  C.“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喻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
  D.颔联用“朔吹”“繁霜”来写早梅生长的恶劣环境,反衬出早梅不畏严寒,坚守“香”“白”的品质。
  (2)诗句中“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有何深刻的含义?(2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0分)
  龙山雪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②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③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④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注】①霁(jì):雨雪停止,天放晴。②薄:稀薄。③苍头:指年纪大的奴仆,老仆。④觥(gōng):古代盛酒的器具。⑤欱(hē):吸,饮,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