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720字。
宣化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一部分(1-4题,21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踏歌寻路,走在桃园的小径,沐浴这微醉的清风,此刻正值五月,huā tuán jǐn cù的时节已过,拇指大的蟠桃也已展现出婀娜的身姿,一个个蟠桃像淘气的孩童聚在一起,两个,三个……散发着一种清新,一种生气。娇绿的桃叶则像桃儿的守护神一样,为桃儿zhē bì风雨,相依相偎,绝不吝啬自己的爱。明月朗照,清风微拂,闭上眼默默感受这一份自然的礼物,漫步于桃园的小径,不要说话,只需柔柔的轻闻,悠悠的享受,享受这绿色的清香,享受这果实的成长,一种淡淡情思会从心底泛起。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 词语。
①(huā tuán jǐn cù)______②(zhē bì)______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沐浴______②吝啬______
(3)说说你对文段中加线词语“生气”的理解。
【答案】(1) ①. 花团锦簇 ②. 遮蔽
(2) ①. mù yù ②. lìn sè
(3)文中的“生气”指生机(活力/生命力)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字形。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遮蔽(zhē bì):遮挡、拦挡。
【小问2】
本题考查字音。
沐浴(mù yù):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吝啬(lìn sè):个人对自己的财产、物品、 知识等过分看重,该花的不花,该用的东西也不用。
【小问3】
本题考查字义。
“一个个蟠桃像淘气的孩童聚在一起,两个,三个……散发着一种清新,一种生气”中形容蟠桃富有生气,指的是富有生机活力。
2. 仿照下面加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生活离不开自律。自律是帆,助你远航四方;自律是云,伴你畅游天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律是花,陪你绽放冬夏。自律是优秀而美好的品质,愿自律成为你飞翔的翅膀。
【答案】 ①. 自律是雨 ②. 助你滋润万物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仿写作答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看清要求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本题仿写的对象是“自律”,运用的修辞是比喻,同时,要根据喻体写出其作用。
示例:自律是手,带你编织梦想
3.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古诗文、作者或篇名,使句子通顺完整。
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经典诗文的滋润。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①____________,不舍昼夜”,教导我们要有“乐学”的积极学习态度,提醒我们珍惜宝贵的时光;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僵卧孤村不自哀,②____________”激励我们树立强烈的报国之志;诸葛亮《诫子书》中的“③________,④_________”告诫我们淡泊宁静乃人生之大境界;李白⑤《______________》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告诉我们友情的可贵;⑥__________(人名)《秋词》中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启迪我们应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谭嗣同《潼关》中的“⑦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激发我们要充满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
【答案】 ①. 逝者如斯夫 ②. 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 非淡泊无以明志 ④.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 刘禹锡 ⑦. 河流大野犹嫌束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逝、戍、淡泊、嫌”等字词容易写错。
综合性学习。(7分)
4. 某校七年级(2)班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1)在“读书写作交流会”活动中,要求每位同学为大家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请把你的书目和推荐理由写下来。
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2)活动中班级拟办一期“我读书,我快乐”的主题班刊,有同学已拟好“名人读书故事”“书海拾贝”两个栏目,请你为班刊再策划一个栏目。
名人读书故事 书海拾贝
(3)为了让同学们对文学更加感兴趣,学校打算邀请市作家协会王老师于下周五下午三点到学校礼堂为大家进行一次文学方面的讲座,并委派你去邀请他。见面后你会怎么说呢?(不超过100字)
【答案】(1)推荐书目:《鲁滨孙漂流记》 推荐理由:这本书讲述了鲁滨孙出海遭遇灾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被路过的船只所救,回到英国的故事。鲁滨孙敢于冒险、不畏艰难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意对即可)
(2)阅读与成长(名人读书心得)(我与读书)(言之有理即可)
(3)王老师,您好!我是××中学的学生,我们学校想邀请您下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我们做一次关于文学方面的讲座,请问您有时间吗?(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