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450字。
大武口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八年级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5分)
1. 语境默写。
①读诗,就是读岁月人生。我们可以从《渡荆门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李白年轻时心怀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万丈豪情;可以从《渔家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李清照晚年孤独无依、空有才华的苦闷彷徨;也可以从《饮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得。
②积极面对,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面对时光逝去,我们可以吟咏晏殊《浣溪沙》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美好的事物定会到来;面对挫折,我们可以牢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白经历种种磨炼后的益处。
【答案】 ①. 渡远荆门外 ②. 来从楚国游 ③. 我报路长嗟日暮 ④. 学诗谩有惊人句 ⑤. 采菊东篱下 ⑥. 悠然见南山 ⑦. 无可奈何花落去 ⑧.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⑨. 所以动心忍性 ⑩. 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渡、荆、嗟、谩、篱、悠、奈、落、燕、曾。
2. 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
无论是《昆虫记》还是《红星照耀中国》,无论是法布尔还是红军长征的漫漫征途,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四个字,那就是“赤子情怀”。
(1)任务一:下面对《红星照耀中国》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C.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D. 埃德加??斯诺笔下有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贺龙: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2)任务二:《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请判断下面【甲】【乙】哪段文字出自《昆虫记》,并简述理由。
【甲】螳螂的前胸较长,能活动,前翅为覆翅,前缘具齿、刺、纤毛或光滑,后翅膜质,飞翔力不强,静止时翅折叠于腹背上;雌性后翅常退化,腿节和胫节具强刺;中足和后足细长,善于行走。
【乙】一只无知无畏的灰色蝗虫,迎面朝螳螂跳了过去。螳螂立刻表现得异常愤怒,它迅速地最大限度地张开翅膀并直竖起来,就像船帆一样。同时,螳螂将身体上端弯曲起来,就像一根弯着手柄的拐杖,并不停地原地跳动。……这是螳螂在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3)任务三:有同学发现: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读《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请仿照《昆虫记》的示例,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说说该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示例】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因为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呈现出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例如,作者在记述蝉幼虫脱壳的过程时,细致地描写了蝉的动作,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昆虫世界。
【答案】2. D 3. 乙文。因为行文活泼,语言诙谐;用拟人手法;描写细腻生动。比如“无知无畏”“异常愤怒”,体现了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但甲文只是平实的说明文。
4. 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因为作者用纪实手法忠实地描绘了中国红色区域的真实情况。例如,作者深入根据地,经过大量访谈,客观记录了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经历,让人们了解了他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
D.根据人物外貌的描写“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以及会讲英语“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可知,该人物为周恩来;
故选D。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语言特点的把握。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因此说它具有科学性;《昆虫记》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用散文的笔调记录昆虫,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幽默,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这又体现了《昆虫记》的文学性。
甲文用平实的语言说明了螳螂的特点;
乙文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活泼,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细致地描写了螳螂的“异常愤怒”,把螳螂描绘成了一个善用心理战术的心理专家,体现了科学性和文学性完美结合的特点;
故选乙文。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结合名著内容仿句。
仿句要求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