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小题大做,整合信息
——怎样写好话题式散文
浙江绍兴鲁迅中学312000蒋平
电子信箱:jiangjinsu@sohu.com联系电话0575—588552
话题式散文是在某个话题范围内所写的散文。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在1923年八月的一晚,一起泛舟于秦淮河上,又在同一个话题下以同一个题目《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各创作了一篇散文,在现代散文史上传为佳话。可见,在某个话题下,作者倘若有这方面的真实材料,有些材料甚至是自己所深切感受过的,那也不妨写出一篇具有真感情、真思想、真景物的散文。
要写好话题式散文,首先要认识散文这一文体特点。散文在内容上要写真事,抒真情。“它不采用虚构的题材的。散文往往是作者对于实际生活中间所接触的真实事物、事件、人物以及对四周环境或自然景色所抒发的感情与思想的记录,是一种比较素静和小巧的文学形式。”(葛琴《略谈散文》)要力求体现自己的思考力。
散文描写的形象是人、物、景的某些局部或片断,不需要用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贯穿全文,也不要求一定要把人物形象的刻画得全面完整。它写人,必须数笔勾勒出形象;它说理,但要缘情说理;它也写景写物,但要以景以物来抒写心中之情怀。如唐弢的《琐忆》、刘国正的《过万重山漫想》、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孙犁的《黄鹂》,等等。
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形”是指散文的外在形式,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得怎样,都可以看作“形”的一类。散文的“散”还表现所用的在表达方式上,因为散文是以抒发感情和思想为主的,所以对事的描述并不像通讯报告、小说那样重要;散文中间也可以发挥议论,但却不是主要的表达方式,这是它区别于杂文的地方。散文可叙述、可描写、可说明、可议论、可抒情,而且常常是综合运用来传达散文的主旨的。
散文的“神”,其实是散文的主旨,即主题思想,是指蕴藏在外在的“形”中的作者的主观情思,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散文的许多材料看起来是“散”的,但其实都是意象的组合,是经过“思想情感”的择取后能反映散文主旨的材料,是极富意蕴美的。《故都的秋》中写景的细节看似散,其实无不是为了突出“清、静、悲凉”服务的。材料的组织看似散,其实它们都根据“主旨”组织在一起,其顺序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其次,要注重散文的意境创造。散文中的意境,多半渗透融化在记人、叙事、抒情、描写等写作要素中,它指的是作者在文中所要表现的“意”(作者的主观情思)的形象表现,体现着某种情感、思想(意)的作品氛围。散文的意境,是作者内在情感、理性认识与客观的外在对象物的有机的和谐的统一体,借象立意,借物言志,借景感怀。可见创作散文最重要的是“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