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87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终期评估
  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5题23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回望五千年的历史,祖国母亲用她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①尽管是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还是如yū( )滩上的驳船寸步难行,她的儿女们如风雨中的舵手,尽管困乏,希望的火焰却从不曾熄灭。他们眷恋着自己的母亲,贪念她美丽的笑涡。领奖典礼上一次次慷慨演讲,奥运会的赛场上一次次jié(   )报频传,科技前沿的阵地上一次次攻坚克难……②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硕果回报。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伤痕累累(     )②隧洞(     )③yū滩(     )④jié报(     )
  (2)语段中两处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           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烈日当空,花园里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B.无缘无故被母亲训斥了一番,他十分委屈,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C.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登上月球这种曾被认为异想天开的事情已经成为现实。
  D.我们永远存在于时间的漩涡中,我们永远也无法超越和摆脱时间,这是不屑置辩的。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歌行”是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B.“记”是古代一种以记叙、描写为主的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
  C.“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D.“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
  4.结合语境补充相应诗句。
  (1)俗子胸襟谁识我?            。(《满江红》)
  (2)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
  (3)《过零丁洋》中,诗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的句子是            ,            。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为国杀敌、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            。”
  5.小语在《简??爱》读书会中分享了下面这首诗,认为它体现的爱情观与简??爱所持的爱情观是一致的。请你结合《简??爱》一书的内容具体分析。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第二部分(6~16题37分)
  古诗文阅读
  (一)(6分)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渔家傲??秋思》中景物描写极具感染力:边声、号角声为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为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充满宁静祥和的画面。
  B.《渔家傲??秋思》整首词意境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表达词人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读来真切感人。
  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阕开头两句通过梦境,把镜头定位在曾经生活过的军营之中,描写了豪放、壮阔的军旅生活。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阕前两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渲染着战事的顺利,从侧面衬托了战士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7.这两首词都写到了一个共同的意象“          ”,都抒写了主人公渴望          的思想感情。不同之处在于《渔家傲??秋思》还表现出将士们因长期戍守边疆而产生的          之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还抒发了词人          的悲愤之情。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