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85910字,答案扫描。
2024 年春季高 2023 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 8 页,答题卡共 6 页。满分 150 分,考
试时间 150 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
同时用 2B 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
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7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千城一面、房地产化,显然不符合人们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心理预期。一个理想的特色小镇, 应该是让人念念不忘的。这种念念不忘不仅产自颜值,更源于气质。毕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 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青墙黛瓦每个小镇都能造得出,但独特的文化印记却是无法复制的 专属品。文化,才是特色小镇应有的特色所在。
文化从哪里来?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得靠记忆,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夕之间筑通桥梁, 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文化离不开历史,历史“生于斯长于斯”,经过时间的冲刷凝结成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然而一 些地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却舍本逐末,将优秀传统文化弃之不顾转而去发展并不符合当地 水土的外来文化。针对这种情况,去年 7 月,住建部曾发布通知,要求在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 设发展过程中做到三个“不盲目”,其中一条就是“传承小镇传统文化、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 可见,特色小镇要守住的文化灵魂应该是散发着浓浓历史气息、生长于那片泥土的当地传统文化, 而不是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建设特色小镇要守住文化灵魂、擦亮文化底色,就要怀着尊重和敬 畏之心,深度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对当地传统文化展现出充分的文化自信,挖掘提炼出 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为打造优秀的文化品牌奠定基础。
当然,怀抱优质的传统文化基因,也不能忘记在传承中创新。做足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还 要在“文化+”上做好文章,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契合点,增强当地传统文化的感染 力并放大其价值,将文化资源转换成特色产业,加强与旅游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其成为推 动特色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唯此,才能充分彰显各地传统文化的个性,才能让人们看到千姿百 态的特色小镇,让人们念念不忘。
(摘编自陈晨《擦亮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
材料二:
特色小镇被人们寄予“记得住乡愁”的遐想。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各地域、各民族都 有拿得出手的文化特色。知名特色小镇中,苏州震泽丝绸甲天下,浙江横店以影视拍摄而闻名, 大理喜洲白族民俗独具一格……
可惜的是,很多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精神和文脉的延续,丢失了烟火气息和 人情味,在商业化、地产化、同质化的路上走偏了,造出大量的赝品景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设特色小镇要守住文化灵魂,就要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挖掘提炼出独一无二 的文化基因,不需要外来文化。
B.材料二认为特色小镇建设要重视当地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一内核,此内核和材料一中 “文化灵魂”的内涵是一致的。
C.材料一认为擦亮特色小镇文化底色,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也要在传承中创新。这一观点 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均有表述。
D.安徽芜湖市六郎镇是响应打造具有文化感召力的“灵魂”小镇的有效案例,证明只要固 守“文化”传统就能获得出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些地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弃之不顾,导致的后果就是特色小镇 的文化灵魂和个性的丧失。
B.很多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忽略了精神和文脉的延续,丢失了烟火气和人情味,原因
第 2 页 共 8 页
之一就是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C.商业驱动带来小镇短期的人气和效益,唯有深挖文化魅力才是发展的持久引擎,所以特
色小镇建设应坚持文化至上。
D.优秀的特色小镇不仅有一个或几个当地特色产业,还有独特的文化印记,独特的文化离
不开挖掘继承、创新和借鉴。
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某地打造的德国小镇,主打异域风情,引入了汉诺威百货、德黑啤酒吧、阿德龙酒
店等一系列德国的东西。
B.意大利维特尔博小镇又称“教皇之城”,今天仍可看到中世纪风格的历史建筑,每一栋
建筑都是活生生的历史。
C.西班牙胡斯卡尔小镇(3D 动画《蓝精灵》拍摄地),创造性地用动画主题把文化要素注
入到了所有旅游项目中。
D.安徽芜湖市六郎镇将文化基因注入传统产业,打造出了一个集文创、生态、美育为一体
的焕发勃勃生机的小镇。
4.常见的论证结构包括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等。材料二的论证结构属于哪一种?请简要分
析。(4 分)
5.某乡镇正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请结合三则材料就小镇文化建设方面提几条建议。(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日出日落
朱山坡
外祖母带着我沿着一条废弃的旧铁轨来到了石羊镇。
这里看上去很破败,充满沮丧和颓废的气息,从空气就可以闻出来。镇上的人不是很多,反
正,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寥寥可数。我的到来,首先引起了一个高个子的注意。
我从铁桥那头走过来,在桥中央跟他相遇了。
高个子拦住了我的去路:“小陌生人,你从哪儿来?”
我回头看外祖母。她步履蹒跚,走得很慢,走几步便要停下来歇一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