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30字。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6分)默写。
(1)(1分)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1分)子曰:“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二章》)
(3)(2分)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4)(2分)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 。
2.(9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升华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缊,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③人民群众是革命实践的主体,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创造的。④毛主席曾强调:“人民, 人民, 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1)(1分)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积淀
(2)(2分)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 改为 。
(3)(2分)第④句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
(4)(2分)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
(5)(2分)第②句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
二、阅读(45分)
3.(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缓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分)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蒲松龄,世称 。
(2)(2分)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一狼仍从
②眈眈相向
③其一犬坐于前
④屠自后断其股
(3)(2分)下列对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户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户与狼的斗争作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户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和智慧所战胜。
(4)(2分)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2分)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个故事讽喻了什么?
4.(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①揖三公②,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③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释】①书剑:指能文能武,智勇双全。②三公:此处泛指贵族和大臣。③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2分)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这两句诗的意思。
(2)(1分)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卑躬屈膝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