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970字。

  2024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⒉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不少传播学者认为,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或人格。
  在这方面,日本学者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例如,林雄二郎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明确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另一位学者中野收用“容器人”这一形象说法描述了现代人的行为特点。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互相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信息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而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
  “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是建立在对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的基础上的。“媒介依存症”有几个特点,包括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取材于郭庆光的著作)
  材料二:
  今天,人们几乎在各种公众场合——火车上、饭店里、街道上——使用手机,这种常见的、不自觉使用手机的现象,表明了人们对传媒亲密感所具有的文化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革。
  手机能够使人们无视城市环境中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有别的特定秩序,它打破了场所的不可更改性,在保持个人私密空间完整性的同时,极力地向外扩张自己的领域,实现对公共空间的“殖民”。
  1.根据材料一,关于媒介改变人的因素,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媒介的内容           B.媒介的使用
  C.媒介的分类           D.媒介工具环境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容器人”这一说法诞生于以手机为主的媒介环境。
  B.印刷媒介环境比电视媒介环境培养的人更缺乏感性。
  C.“容器人”的行为像电视画面一样,常常精彩纷呈。
  D.“容器人”不认同任何来自权威的和外部强加的认知。
  3.根据材料一“媒介依存症”的特点,对材料二中用手机躲入“第二世界”的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沉湎于手机媒介          B.回避与现实社会互动
  C.带有自闭症倾向          D.保持人际关系的距离
  4.根据材料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异化现象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微信视频与异地的亲人沟通近况。
  B.遇到作业难题就使用搜题APP查答案。
  C.如果手机没有wifi或没电就焦躁不安。
  D.浏览、分享、转载不健康的网页或信息。
  5.手机集多种媒介技术为一体,既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又可以用来看电视、上网等。依据以上三则材料,概述如何理性使用手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鸟窠
  贾平凹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有了一所磨坊,矮矮的一间草屋,挨着场畔的白杨树儿,孤零零地待着;娘是那里的磨倌,我跟着娘,在那里也泡过了我的童年。
  过去了一个冬天,又过去了一个冬天,我们只是待在这磨坊里。娘是经管箩面的,坐在筐篮边上,将箩儿来回筛着,面粉扬起来,雾蒙蒙的,她不说不笑,也不大变换姿势,眉儿眼儿就像个雪人儿一般的。我是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