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00字。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4年3月第二次单元作业
  九年级语文学科
  命题人:九年级语文组        审题人:九年级语文组
  (形式:闭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2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本题共6小题 ,21分)
  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又称“文人四友”。古人认为,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古人以琴棋书画来修心养性、 陶冶情操,也由琴棋书画而参禅悟道、对话天地。
  (一)琴
  琴,相传为伏羲氏取凤凰所栖之梧桐佳木而制。古琴的声音低缓悠远、liáo( )绕悠扬 ,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凡高山流水、万壑松风、乌语花香、天高云淡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文人逸士,以琴会友,嵇康《琴赋》中有“众器之中,琴德最优”,认为古琴最适宜作为君子修养之物。
  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参禅(   )        (2)liáo绕(   )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3分)
  (二)棋
  棋,相传起源于尧舜之时。尧的儿子丹朱喜欢争斗而一意孤行,尧经仙人点化,教导丹朱学习“弈秤”,也就是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围棋动静结合的智慧改变了丹朱争强斗胜的性格。围棋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天象易理、兵法策略和治国安邦的智慧尽在其中。圣人智者常于棋局之中对话世间万物,探察天地变化。诸葛亮曾言人生百态尽如棋局,然围棋对局结束尚可重来,人生的棋局却只有一盘,知可为,明不为,方能无悔。
  3.解释文段(二)中加点的词语。(2分)
  (1) 一意孤行             (2)探察
  4.根据对联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两副对联,将相应的句子填入横线处。(2分)
  ①宝鼎茶闲烟尚绿   ②十分功力透金笺  ③松听寂寞寒山水   ④高山流水觅知音  
  ⑤月入高渺没岸沙   ⑥明月清风邀故友   ⑦幽窗棋罢指犹凉   ⑧一片痴心穿铁砚
  (1)鼓琴:                                                
  (2)弈棋:                                   
  (三)书
  书,妙在其气韵与骨力。文字之造形在纸上,然而神情意趣却常常在纸墨之外。相传王羲之观鹅掌拨水而得笔法,张旭观舞剑器而得草书之法,黄庭坚观樵夫荡桨而得笔世人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赞王羲之书法之绝美。书法之美体现在行云流水的笔画之中,也体现在通篇的布局之中。书法家悬腕运笔,掌虚指实,快而不急,慢而不滞,可达浑然忘我的天人合一。
  5.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以琴棋书画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也由琴棋书画而参禅悟道、对话天地。
  B.围棋对局结束尚可重来,人生的棋局却只有一盘,知可为,明不为,方能无悔。
  C.书,妙在其气韵与骨力。文字之造形在纸上,然而神情意趣却常常在纸墨之外。
  D.书法家悬腕运笔,掌虚指实,快而不急,慢而不滞,可达浑然忘我的天人合一。
  (四)画
  画,讲究意境,诗写画意,画传诗情。诗歌与绘画同为中国最古老、也最具生命力的文化载体,以其跨越千年的如椽巨笔,勾勒着山河胜景与四季雅韵,描画着精神风骨与传世哲学,传承着如万古长河般奔腾不息的中华文明。
  6.小语想给教材中的经典诗词文句按主题分类,描绘画面。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每空1分,共10分)
  主题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秀 美
  之 景 北宋文学家 ① (作者)文中“野芳发而幽香, ②        ”,春夏之景令人心驰神往;《桃花源记》中描述武陵人忽逢桃花林时,看到桃花林       ③        ,                ④              ,富有画面感。 《醉翁亭记》
  《桃花源记》
  多彩之 色 白居易通过“白”“黑”色彩对比,用“      ⑤   ,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老人的艰辛。 《卖炭翁》
  秦观《行香子》中从“红”“白”“黄”三种颜色描绘春满小园的美景的句子是    ⑥      ,    ⑦     ,   ⑧   。 《行香子》
  赤胆之 心 《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展现秋瑾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⑨         , ⑩          。 《满江红》
  二、阅读(本题共15小题 ,3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7分)
  【材料一】
  制扇技艺:怀袖雅物赏,开合竞风流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自古就有“制扇王国”之称。扇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②一把小小的扇子,除了作为夏日摇动生风的纳凉工具,还可以作为装饰,更是一种雅致文化的代表。同时,它还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堪称中华民族传统物件中的一件艺术瑰宝,其中“苏扇”是精华中的精华。
  ③苏扇是苏州特产,起源于宋代,它集造型、装裱、雕刻、镶嵌、梨漆等精湛工艺于一身,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来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掌中宝物。南宋时期,苏州便有人自制折扇。到明代宣德年间设作坊生产,并出现名牌产品,如著名的乌骨泥金扇。清代顺治年间,苏扇成为皇家贡品,制扇业开始兴盛。晚清、民国时期,仅上海一地,苏州扇庄及经营苏州扇面、扇骨的文玩店就多达上百家。20世纪80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