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10字。

  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下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横线上或括号里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
  1.     ,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诗经??子衿》中,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的句子是:    ,    .
  4.当你的朋友身处异乡倍感孤寂时,你可以借用唐朝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两句诗来劝慰他。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    )是双脚,(    )是未来。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向双脚而是要问向志向;人能攀多高? 这事不是要问向双手而是要问向意志。即使命运从不发芽,不要wǎn惜千百次播种□即使花朵结不成果实,不要遗憾千百次凋零。信念告诉我们的人生:没有比脚再长的道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羁( )绊 ②w ǎn( )惜
  (2)语段“□”处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3)结合语境,请为语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 )
  A.如果 那么 B.虽然 但是 C.无论 都 D.不仅 还
  (4)结合语段内容,仿照画线语句,续写一句话。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语文试卷 第1页( 共8 页)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本文作者是陶渊明,         (朝代)诗人、辞赋家、散文家。(1分)
  7.下面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欲穷其林(尽) B.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C.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D.处处志之(写作)
  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语言精练、多用短句,文中有些语句逐渐固定为成语,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用借代手法,用“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小孩。
  C.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短短的“不足为外人道也”几个字却能表现出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文章讲述了一个渔人发现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后再次寻访而不得的故事,借此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试分析渔人“具言”的是什么?(2分)
  10.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亦真亦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