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760字。
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弘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材料二:
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中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强不息”激励我们要发愤图强,“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仁厚宽容。“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B.“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勇者只要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概。
C.面对困境时,临危不惧的修为和态度成就了勇士,使得勇士克服自身烦忧,积极超越自我,成就英勇人格。
D.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挑战的硬核力量,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胜利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
B.真正的勇者要心系道义,坚守道义,并把困境当作机遇,在困境中修炼自己“勇者不惧”的品格。
C.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了“勇者不惧”的大勇。
D.材料三第一段列举名言事例论证了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3.下列表述分别与材料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D.“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这三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民族精神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3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鱼雏
王宇
也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说龟潭有鱼王,通体金黄,长过五尺,重逾百斤。众人好奇,问鱼雏,鱼雏不语。某日,有黑衣人来龟潭,不言不语,不知所求。等潭边只剩他和鱼雏时,便说:“求购鱼王,价钱好说。”鱼雏没有搭话,张嘴,轻轻吐出一个烟圈。
五柳河在槐树岭拐了一道弯,冲出一个潭。此潭状若爬行的乌龟,故名为龟潭。龟潭少龟,多鱼。
槐树岭人爱吃鱼,却不善捕鱼。唯鱼雏显得例外,响当当的捕鱼高手。鱼雏捕鱼,不抛钩,不撒网,用手。要啥鱼抓啥鱼,要几斤就抓几斤。只要谈好价钱,鱼雏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半根烟的工夫,鱼雏露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