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15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二检适应性练习
  总分:15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文联读。(32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雪
  天公翦水①,宇宙飘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均,匀也;洞窗掩映,明也。宜长松修竹,老梅片石;怪石峻噌②,深林窈窕③;寒江远浦,断岸小桥;古刹层峦,疏篱幽径;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④把盏,老僧对坐,韵士闲评;披鹤氅⑤,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此乐何极?如此景况,何必峨眉千尺?
  (选自《明文精选》)
  【注】①翦水:指下雪。②峻嶒:高耸突兀,形容山势高峻。③窈窕:深远,幽深。④黛眉:黛画之眉,代指女子。⑤鹤氅:鸟羽制成的外套。
  【乙】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清]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①,冷处偏佳。别有根芽②,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③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④,万里西风瀚海沙。
  【注】①癖爱:癖好,特别喜爱。轻模样:雪花轻轻飞扬的样子。②根芽:比喻事物的根源、根由。③谢娘:指晋王凝之妻谢道韫。④悲笳:悲凉的笳声。笳,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
  1.用“/”为【甲】文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
  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啸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品之
  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以我酌油知之。
  D.此之谓失其本心。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沾衣不染,洁也。
  (2)如此景况,何必峨眉千尺?
  4.【甲】文中“御貂裘”的“御”一字传神,请结合上下文,联系链接加以赏析。
  链接: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5.从【乙】词中可以看出塞上雪花有哪些特点?词人借此传达怎样的情感?
  6.请梳理诗文和名著中有关“雪”的句子,补全下表。
  诗文中的“雪” 名著中的“雪”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 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施耐庵《水浒传》)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   ,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⑧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艾青诗选》)
  ⑤       ?     。(韩愈《左迁至蓝关》)
  ⑥        ,      , 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探究:文人墨客热衷写雪,同样的“雪”,却有不同的文化意蕴。有时象征人物经历的艰辛,如①⑤⑦;有时象征边关苦寒生活,如(1)     ;有时象征(2)      ,如④;有时……
  7.请参考示例创作一首有关“雪”的三行诗。
  要求:能契合“雪”的特点;能传达出一定的意蕴;三句即可。
  示例:
  《月》                             《砖》
  月光醉成了一蓬莲花,                叠罗汉,
  晕染了,                            看墙外面,
  夜晚的天空。                         是什么。
  二、现代文阅读。(58分)
  (一)(29分)
  学校话剧社准备排演《骆驼祥子》第三幕,请你参加。
  (老马掀开门帘走进来。他是个老拉车的,七十岁左右,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莲篷篓儿似的棉袄,襟上、肘上都已露出了棉花。脸上蒙着一层厚厚的尘土,惨白的头发在一顶破毡帽下髭髭着,眉上、鬓上都挂着些冰珠儿。他掀开门帘慢吞吞地往里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