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780字。
2023-2024学年度(下)教学大练兵
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渝汉中学)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开学已近一月,时光匆匆流逝,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新芽冒尖,春花吐蕊,空气中弥散着自然的香气。我们跟着语文课本穿越时空:同江南水乡的小伙伴们一起月夜行船,在乡间摆脱一切束fù( )和jī( )绊, 怅 wǎng( )烟消云散;唱着“信天游”回延安一睹革命圣地的 岁月变迁,欢喜的眼泪眼眶( )里转; 到黄土高原,感受安塞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的热烈,也静享鼓声戛然而止后的宁谧;打着灯笼洞察世间美好, 领会人情世故,体悟吴伯箫愿为马前 卒( )的意志和热情;跟着靖节先生寻访世外桃源;见证君子对淑女的思慕( )与追求。
②探民俗 学经典,这一切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也增进了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我国是一个历 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历史与地域铸就了不同的文化与风情 福建的游神,铜梁的舞龙;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 轻柔婉转的越剧,高亢嘹亮的信天游 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心驰神往。
1. 补全①段画横线处的汉字或拼音。
A束fù( ) B jī( )绊 C怅wǎng( )
D眼眶( ) E.马前卒( ) F思慕( )
2. 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叹为观止 B. 弥散 C. 戛然而止 D. 人情世故
3. 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第②段 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 ①段中划线的句中含有两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个完整的句子。(不得抄袭例句)
示例:安塞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备选词语: 火锅 烟花 上课铃
【答案】1. ①. 缚 ②. 羁 ③. 惘 ④. kuàng ⑤. zú ⑥. mù 2. A 3. C
4. 示例:这火锅使使沉寂的味蕾在麻辣中绽放,使平静的心绪在畅快中沸腾。
这烟花,使宁静的夜空立即变得喧闹起来,使暗淡的四周立即变得灿烂起来。
这上课铃,让喧闹的校园变得安静了,让散乱的思绪迅速聚拢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束缚:shù fù,指被捆住或被限制自由,无法自由行动或自由选择。
B.羁绊:jī bàn,指束缚、牵制或拖累。
C.怅惘:chàng wǎng,指心情迷茫、若有所失的样子。
D.眼眶:yǎn kuàng,指眼睛周围的骨结构,也用来指眼睛。
E.马前卒:mǎ qián zú,原指在古代战车前奔走的士卒,现用来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F.思慕:sī mù,指心中向往或怀念。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运用。
A.叹为观止:形容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时间流逝并不是一个可以观赏或赞叹的对象。所以使用是不恰当的;
B.弥散:指的是(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处扩散;
C.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D.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第一个空:“探民俗”和“学经典”是两个并列的活动,所以这里应该使用顿号(、),用于分隔并列的词语或短语。
第二个空:两者是从属关系,后面的句子是对前面句子(文化与风情)的进一步解释或展开,这里应该使用冒号(:),用于引出解释或总结。
第三个空:列举不同地区民俗活动,这些活动是并列关系,并且已经列举完毕,所以这里应该使用分号(;)来表示并列关系的结束。
第四个空:位于“高亢嘹亮的信天游”之后,这里使用省略号(……)来表示列举未完,暗示还有更多没有列举出来。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
示例句式结构为:(主题)使(原本状态A)立即变得(变化后状态A)了,使(原本状态B)立即变得(变化后状态B)了。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然后参照示例,构造一个包含两组对立词语的句子。
示例1:火锅使寒冷 夜晚立即变得温暖了,使平淡的气氛立即变得热烈了。
示例2:烟花使黑暗的天空立即变得绚丽了,使平静的心情立即变得欢快了。
示例3:上课铃使喧闹的教室立即变得安静了,使散漫的学生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