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9390字。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第I卷(选择题 共33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一、(9分)
1.下列对《阿Q正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Q正传》模拟古代史传,以“传”的形式构成全篇,“正传”之名也出自“小说家言”,本文“传主”是一个无名无姓的普通农民阿Q。
B.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乡村社会为舞台,描写了阿Q这个人物可怜、可笑而又可悲的一生,寄寓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忧思。
C.本文用悲剧性艺术因素,叙述一个喜剧性的故事,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在小说里相互交织、融合,构成这篇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
D.本文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又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2.下列关于课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Q“十分得意的笑”,酒店里的人“九分得意的笑”,“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酒店里的人”比阿Q少一分得意,说明他们比阿Q有同情心。(《阿Q正传》节选)
B.“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根本原因是翠翠对两年前发生的那件事印象深刻,所以对于本应该热闹且有许多浪漫故事的中秋节却觉得索然无味。(《边城》节选)
C.大堰河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这里运用正面描写,说明她在家人心中的地位,凸显了她善良、勤劳的美好品质。(《大堰河——我的保姆》)
D.“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人们沉醉在秦腔里的神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出来。(《秦腔》)
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隰则有泮 以湿地有界反衬男子心意无常 《诗经》 西周至春秋 现实主义
B
夕揽洲之宿莽 借草木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 屈原 战国 浪漫主义
C 渺沧海之一粟 以沧海之大喻宇宙无穷与人生短暂 苏轼 北宋 骈赋
D 海不厌深 借大海之宽容表达作者求贤若渴 曹操 东汉 四言绝句
二、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复制原作内容和形式,再现原作的艺术现实,创造一个新的艺术实体。作为一种再创作的文学翻译最重要的功能是满足社会的美学要求,使译文读者能够享受到和原文读者相同的美学感受。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再现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
艺术形象是文学作品的基本单位,文学作品就是由众多的艺术形象组成的形象体系。任何小说都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一部小说的美感也是同人物性格的塑造分不开的。翻译文学作品时,就要尽量把原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口气表现出来,以让读者感知人物的性格。文学作品之所以感人,使人受到启迪,获得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