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10字。
七年级语文综合练习(三)
本试卷共6页,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蒙曰:士别三日,__________。(《孙权劝学》)
(4)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__________。(《卖油翁》)
(5)《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闻笛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歌以咏志,诗以传情。”岑参《逢入京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诗人远涉边塞时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王维的《竹里馆》中“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韩愈《晚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手法借杨花、榆荚写出对春天的留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1926年3月18日,以北京大学生和中学生为主的2000多人的请愿团,向反动的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请愿队伍竟然遭到卫队开枪射击,死伤四十多人。
如今,“三??一八”烈士纪念碑静静地_在圆明园内。这座纪念碑,和圆明园中那些知名的景观相比,实在是_。“三??一八”烈士的事迹,在当今也算不得fù rú jiē zhī( ),但他们反对卖国、qì chōng dǒu niú( )的呼喊声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铭记。当然,该纪念的不只有他们,还有无数为了祖国的命运zhòu yè( )奋战的英烈。清明祭英烈活动的意义是_的。在此,我们郑重倡议,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发扬和继承先烈的遗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fù rú jiē zhī( ) (2)qì chōng dǒu niú( )
(3)zhòu yè(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矗立 微乎其微 一目了然 B.屹立 微乎其微 不言而喻
C.矗立 微不足道 不言而喻 D.屹立 微不足道 一目了然
4.语段中画波浪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遗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B.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继承和发扬先烈的精神,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C.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发扬和继承先烈的精神,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D.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发扬和继承先烈的品质,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班级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6分)
5.为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活动一:配乐朗诵爱国诗文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配乐朗诵爱国诗文”活动中,小语搜集了下列爱国名言,请你任选一句为其匹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并说明理由。(2分)
A.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