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000字。
专题概述
专题: 直面人生
●内涵解说
人生既有灿烂的阳光,也会有凄冷的风雨。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和考验,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在人生长河中,我们需要面对的内容将会有很多很多。本专题重点探讨的是人生的大思考:“生存与毁灭”、“顺境与逆境”。有过这类的思考后,我们的意志才会坚强,脊梁才会挺直,生命才有力量。
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在经典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围绕“直面人生”分成三个板块:“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这三个板块之间互相补充,层层深入,形成一个整体。第一板块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利用材料内容的对立统一,构成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探讨愿望;第二板块让学生在经典文本《记念刘和珍君》所创设的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探讨“生存选择的问题;第三板块围绕“顺境与逆境”整合材料,两篇文章都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和哲理味,充满人生智慧,只需让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独立的探讨,比较文章对逆境表达的观点的异同、说理方式的不同即可,课外适当推荐一些思辨的思想评论如培根的《论说文集》、周国平的散文集,从而加深对人生其他问题的认识,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总目标
1.学生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指导学生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生死价值观,感受他们的伟大人格)
2.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辩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贯穿整个专题)
3.学生能掌握质疑辩论、比较辨析、假设推理等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方法。(从文本学习生发开去)
4.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
5.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中的常用句式。
●课时安排
生存选择:4——5课时;
真的猛士:2课时;
苦难中的尊严:1课时;
写作实践:2课时(可以从书后提供的三题中任选一题)。
●问题探讨
“问题探讨”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 

“文本研习“主要是提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

生存选择
报任安书(节选)
●目标引领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课文视屏
一、思路理脉
1.【背景】
司马迁(前145-前86?)38岁继父职为太史令。47岁时因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写作《史记》第7年时),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此文是司马迁54岁时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征和二年(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案(巫师用邪术加祸于人为“巫蛊”。汉武帝时,女巫教宫人埋木偶免灾。帝病,负责护卫京城的佞臣江充谓帝崇在巫蛊,因于宫中掘地搜查。江充与戾太子刘据有嫌隙,遂诬称在太子宫得木偶甚多。太子畏惧,起兵捕杀江充,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太子失败自杀)。任安当时任北军使者护军(掌京城禁卫军北军),乱中接受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前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司马迁于是写了这封回信。
此文中,司马迁以极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写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和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他为实现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此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以及他的文学观,本文也有重要价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