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850字。
天津市和平区2024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 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头衔 (xián) 恪守 (kè) 彬彬有礼(shān)
B. 蹒跚 (pán) 狭隘 (ài ) 振聋发聩(kuì)
C. 追溯 (shù) 积攒 (zǎn) 矫揉造作(jiǎo)
D. 拙劣 (liè) 粗犷(kuǎng) 气冲斗牛(dǒu)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彬彬有礼(shān)——bīn;
C.追溯(shù)——sù;
D.粗犷(kuǎng)——guǎng;
故选B。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构图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它就像一件作品的整体骨骼,让画面的一切关系成立。千百年来,人们对如何构图争论不休, ;虽然如此, 、 的绘画大师们对构图艺术的探讨,还是为我们提供了可以直接借鉴的宝藏。
A. 不置可否 罄竹难书 名垂青史
B. 莫衷一是 罄竹难书 彪炳史册
C. 莫衷一是 数不胜数 名垂青史
D. 不置可否 数不胜数 彪炳史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不置可否:不明确表态,既不说对,也不说不对。
莫衷一是:各有各的意见、说法,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空一,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指各有各的意见、说法,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应使用“莫衷一是”。
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空二,根据“虽然如此, 、 的绘画大师们对构图艺术的探讨”语境可知,此处指数也数不过来,应使用“数不胜数”。
名垂青史: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
彪炳史册: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空三,根据“虽然如此, 、 的绘画大师们对构图艺术的探讨”语境可知,此处指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应使用“名垂青史”。
故选C。
3. 下面语段里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山水”是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元素,它影响深远。②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地理、建筑等多个领域都有“山水”的影子。③北宋时期,山水画更是被尊为艺术典范。④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得更多早期山水艺术的实例,如器物纹饰、石刻壁画等,进入人们的视野。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D.第④句成分残缺。“随着……使得”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应该去掉“随着”或“使得”;
故选D。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百多年前,中国绘画受到了西方艺术理论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绘画该去向何处□是心系中华民族命运的艺术家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我们是固守传统还是全盘接受□是扎根中国文化借鉴西方语汇□还是立足西方文化融入中国□元素门对此,林风眠与吴冠中皆以实际行动给出了“回答”--融通中西古今的创新精神,用艺术探索开创“中国式风景”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
空一,“中国绘画该去向何处”是疑问句形式,但做了“是心系中华民族命运的艺术家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的主语,此处应使用逗号;
空二,“我们是固守传统还是全盘接受”属于选择疑问句,句末应使用问号;
空三,“是扎根中国文化借鉴西方语汇□还是立足西方文化融入中国”属于选择疑问句的中间停顿,应使用,逗号;
空四,“还是立足西方文化融入中国□”属于选择疑问句的句末停顿,应使用问号;
故选A。
(二)诗词鉴赏
5.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首联叙事,交待了地点和诗人使至塞上的缘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