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450字。
福建省莆田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答题时请按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要求认真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 (23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即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当做到“________”。
(2)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3)古文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在后世流传。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形容事物多样、壮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______”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战马奔驰、万箭齐发的战斗情景,壮烈豪迈。
(5)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结尾长叹“_______”,借用典故表达词人难觅知音的苦闷。
【答案】 ①. 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 何当共剪西窗烛 ③.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 气象万千 ⑤. 峰回路转 ⑥. 马作的卢飞快 ⑦. 弓如霹雳弦惊 ⑧. 青衫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剪、窗、烛、霹、雳、弦、湿。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①(zǎi)体,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世代传承的密码。在我国广袤无垠的大地上,红色资源( ),见证了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②(lì)程。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让红色基因库不断丰富扩③(róng)。一个个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都在讲述着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一条条红色旅游线路,一个个红色遗迹遗址,都在生动( )着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 )。要让青年学生认同、理解红色文化,我们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不断流入新的时代特色。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 (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星罗棋布 传播 不言而喻
B. 鳞次栉比 传递 不可言喻
C. 鳞次栉比 传播 不言而喻
D. 星罗棋布 传递 不可言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要让青年学生认同、理解红色文化,我们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不断融入新的时代特色。
B. 要让青年学生认同、理解红色文化,我们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特色。
C. 要让青年学生理解、认同红色文化,我们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不断流入新的时代特色。
D. 要让青年学生理解、认同红色文化,我们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不断融入新的时代特色。
【答案】(1)①载②历③容 (2)A (3)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①载体:zài tǐ,表示“承载”的意思。
②历程:lì chéng,这里指的是“历程”,即经过的过程或阶段。
③扩容:kuò róng,此处描述的是红色基因库的“不断扩大和丰富”。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星罗棋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根据后文“广袤无垠的大地”,应该是指“红色资源”的分布,所以选用“星罗棋布”。
第二空,传播:广泛传布;普遍传扬。传递: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语境指“红色文化”被讲述,应该选用“传播”。
第三空,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浅显。不可言喻:不能用言语来说明。语境指“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很明显,应该选用“不言而喻”。
因此选择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认同、理解”改为“理解、认同”;二是搭配不当,“流入新的时代特色”主宾不搭配,把“流入”改为“融入”。
A项,“认同、理解红色文化”语序不当;
B项,“认同、理解红色文化”语序不当,“注入新的时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