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820字。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22 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 默写古诗文。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4)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___________,爱上层楼。爱上层楼,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6)请将陆游《游山西村》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徒忧大道,梅残岁晚疑无路
  下联:不惧穷途,___________
  (7)《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二期主题词“多彩”在班级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有同学说:“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秦观《行香子》)这是诗人眼中大自然的色彩;有同学说:“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白居易《卖炭翁》)这是诗人观照民生疾苦的色彩;还有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这是诗人心忧国运、不忘报国的色彩。五彩斑斓的诗句,绘就了多姿多彩的中华诗卷。
  【答案】    ①. 风正一帆悬    ②. 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 日光下澈    ④.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⑤.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⑥. 狐裘不暖锦衾薄    ⑦. 少年不识愁滋味    ⑧. 为赋新词强说愁    ⑨.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⑩. 两鬓苍苍十指黑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悬、澈、自缘、锦衾、鬓”等字词易写错。
  2. 在诗歌鉴赏课上,有同学认为杜甫《春望》的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得很好,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这两句写得很好的原因。
  知识卡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意思是:用我的眼睛看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带有我的主观色彩。朱敦儒《相见欢》“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这种景物描写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表现了词人浓厚的国破家亡的伤感情绪。
  【答案】颔联运用了移情于物的手法。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与知识卡片中“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观点相符,作者杜甫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忧国伤时、思亲念家的情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在进行诗句赏析时,要注意结合诗句内容、手法以及情感综合分析。
  诗句翻译: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根据知识卡片中“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朱敦儒《相见欢》的例子可知,诗人在进行景物描写时可能会带有主观情感色彩,这是融情于景、移情于物的表现。
  分析诗句可知,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学习任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成长途径。如同春雨滋润大地,阅读 qiǎo rán 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引领他们看到m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