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题,约9360字。

  黄浦区2023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高三语文试卷
  2024年5月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慎终如始,______。(《老子》四章)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长沙》)
  (3)苏洵《六国论》中的“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四句,描写了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服饰是文化礼仪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懂“新中式”热度背后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在传承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我们一定能让服章之美绽放新光彩,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①无形中加深着人们对中式美学的理解
  ②越来越多的“国潮”服饰现身大街小巷、融入百姓生活
  ③“国潮”服饰彰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④提升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3.为弘扬汉服文化,学校某社团拟举办“汉服秀”,小金草拟了一段汉服推介发言稿,发言稿中的画线处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大家好!即将粉墨登场[甲]的服饰是马面裙。马面裙原是明清时期最具特色的服饰之一,改良后的马面裙百花齐放[乙],兼顾传统与时尚,深受年轻人的追捧。时下穿着马面裙出游,总能引来旁人侧目而视[丙]。中华传统服饰种类不一而足[丁],敬请各位期待接下来的精彩演出。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8题。(16分)
  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变迁
  【摘要】
  【关键词】传统文化  ______  社会学  仁  孝  忠
  ①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化进程颠覆了传统中国所构建的文明秩序,即一个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文化体系。围绕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关系,学术史以及思想史的研究进行了诸多讨论,这里不再赘言。本文主要围绕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结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相关社会学经验研究,分析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模式。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可以通过道德观(人与人)、家庭观(人与家)和政治观(人与国)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③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传统文化的要义在于“仁”。“仁”之变迁在于从内外有别的差序交往结构转向“内外平衡”的宽半径合作: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论及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体现了一种“内外有别”的交往模式。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内向化”的价值倾向却不利于人际的合作与互动。在新的历史时期,个体社会活动的范围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家庭界限,开始面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此时,社会发展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超越传统的交往界限来构建与“外人”的合作关系。
  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助福山的信任半径的概念来理解。所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