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80字。

  河北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
  语   文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5分。第5、8、11小题每题3分,其他每小题2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潮汐(xī)     缄默(xián)     窥见(kuī)     怂恿(sǒnɡ)
  B.蓦然(mò)     沼泽(zhǎo)     晦暗(huì)     瞳仁(tónɡ)          
  C.两栖(qī)     撺掇(cuān)     隧道(suì)     斡旋(ɡàn)
  D.沙砾(lì)     怅惘(mánɡ)     龟裂(jūn)     烧灼(zhuó)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雾霭      家眷      销声匿迹    海枯石烂      
  B.彗星      追溯      大彻大悟       嘎然而止   
  C.辐射      狩猎      头晕目眩        重峦叠障
  D.亢奋         羁绊    人情世顾        叹为观止      
  3.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
  B.小说《社戏》结尾处所说的“我实在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是因为“我”再也不曾回到过鲁镇。
  C.贺敬之的《回延安》用陕北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现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
  D.“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其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②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持续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③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是能否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途径。④应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有力支撑。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下列对《蒹葭》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本诗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秋水等景物渲染萧索的气氛,烘托怅惘的心情。
  B.“方”“湄”“涘”表明地点的变化,体现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和伊人踪迹飘忽不定。
  C.本诗直抒胸臆,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既具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美,又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阅读《人类自动驾驶的百年情结》一文,回答6~8题。
  人类自动驾驶的百年情结
  ①人类对于自动驾驶,有着百年之久的情结。
  ②早在1912年,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用光电感应器件设计的能自动驶向光源的小车。这辆小车取名叫“战争狗”,它能自动驶向敌营去引爆。这是人类对自动驾驶最初的尝试。1925年,美国工程师通过无线电装置对汽车进行遥控,使得一辆无人驾驶车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进行前进、转向和刹车等操作。1939年,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通用汽车展示了一辆能够通过铺设在道路下的电缆来进行自动驾驶的汽车,这辆车可以沿着规划好的路线自动行驶。
  ③到20世纪70年代末,人工智能开始引入自动驾驶研究。197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设计的一辆依赖摄像头捕捉地面上的白线进行自动驾驶的汽车。这辆小车成功地穿越了一个放满椅子的房间。20世纪80年代,美国卡内基梅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