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800字。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莲湖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 经典诗文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5)《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环境描写,展现了军旅生活的艰苦,衬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答案】    ①.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 独坐幽篁里    ③.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④. 安能辨我是雄雌    ⑤. 朔气传金柝    ⑥. 寒光照铁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幽篁、辨、雄雌、朔、柝。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课文,我们认识了众多人物。有妇孺皆知的物理学家邓稼先,有qiè而不舍做学问的闻一多,有满腔热忱为土地发出shì言的端术蕻良,有骁勇善战、机智勇敢的花木兰,有愚昧迷信但淳朴善良的长妈妈,还有让杨绛心生愧怍的不幸者——老王。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平凡大众,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
  2.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妇孺(       )皆知      (2)愧怍(       )
  3. 请根据拼音写汉字。
  (1) qiè(        )而不舍    (2) shì(        )言
  【答案】2.     ①. rú    ②. zuò   
  3.     ①. 锲    ②. 誓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愧怍(ò):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誓言(shì yán):誓师时所说的话;宣誓﹑发誓时说的话;相互约定的话。
  4.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②它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④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
  (1)请提出第①句的主干。
  (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3)第④句中“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的“在”按照词性划分是_____词。
  【答案】(1)遗产是形式。   
  (2)将第③句中逗号改为顿号。   
  (3)介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
  “非物质文化”是定语,“遗产”是主语中心语,“是”为谓语中心语,“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是定语,“形式”是宾语中心语。故句子主干为“遗产是形式”。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是并列分句,故第③句中逗号应为顿号。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性。
  根据语法常识积累,第④句中“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是介宾短语,其中的“在”按照词性划分是介词。
  5.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祥子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楞楞磕磕的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作的是什么……想哭也哭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