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6190字。
高二年级半月考语文试题(5月12日)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6个小题,共22分)
1.下列选项中对语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文章是用细节来表达真实生活的。②它应该叙事,而不仅是抒情。③如果把个性化的鲜活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的眼睛才能发亮。④当然,这些鲜活生活也不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东西,它是在天地和人生的大背景下内心的痛感和欢乐,是人人感觉得到,却容易被人人忽视或是无法表达的感受。
A.“文章是用细节来表达真实生活的”一句宾语应为“表达真实生活的”。
B.文中的“不仅”是连词,“鸡毛蒜皮”是偏正短语,“感受”是名词。
C.③句中“如果……才……”关联词使用有误,应将其改为“只有……才……”。
D.“它是在天地和人生的大背景下内心的痛感和欢乐”的状语是“在天地和人生的大背景下”。
2.对下列句中加线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或师焉 ②则耻师焉 ③圣益圣
④吾从而师之 ⑤非能水也 ⑥小学而大遗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②⑤/④/③⑥
C.①⑥/③④/②/⑤ D.①⑤/②④/③⑥
3.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蟹六跪而二螯
4.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顺流而东也 ②扣舷而歌之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5.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后者。
B.“左迁”,降低官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除“左迁”外,用来表示降职或免职说法的,还有“黜”“除”“罢”“免”等。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D.《登泰山记》“戊申晦”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农历每月的三十。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老子》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与《劝学》中的“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登泰山记》中作者写日出过程中天边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4个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