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70字。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高级中学 金友珍
设计指导思想
能鉴赏诗歌是一件非常高雅而美好的事情,能朗诵诗歌更是一件融诗歌与人生为一体的难得的事情。总希望通过诗词的教学能让学生对诗歌阅读和诗歌鉴赏更感兴趣,更希望他们拥有鉴赏诗歌的能力;总希望通过教学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诗人,更希望他们能拥有诗人一样的情怀;总希望能用诗一样的语言,诗一样的课堂去影响学生,更希望他们拥有诗一样的人生。
课堂的教学,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在于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解读文本,更在于合作、探究;情感的熏陶不仅在表达真情,更在于品味人生。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词中“穿”“卷”“灰”“烟”等词语的含义。
2、鉴赏并品味词作豪放雄浑的意境美,有感情朗读并成诵。。
3、探究作者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以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鉴赏词作的豪放雄浑的意境美,探究作者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以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设计《〈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学学案》
2、制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课件
3、学生查阅苏轼有关资料及《念奴娇 赤壁怀古》有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长江波涛汹涌、奔流向前的画面,背景音乐《三国演义》插曲,铃声响起,音乐停,上课。)
师:老师想知道同学们刚才在想什么?
生A:想孔子的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生B:想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生C:想三国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周瑜……
生D:想苏轼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蓑烟雨任平生”
师:大家都思绪万千啊,有所想即有所悟。老师也在想,在想我们必修一的课文《赤壁赋》
(课件播放《赤壁赋》第3、4段的配乐朗读,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跟着背诵起来)
师:同学们,刚才背诵的语段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