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00字。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冯兴龙
设计指导思想
《一个人的遭遇》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居专题、板块之首。小说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带来的创伤。教学中主要抓住与眼泪有关的情节,设计了四个问题。由于找准了切入点,长长八页的文本被全部贯穿起来,文本的主要信息也都涵盖其中。
发挥传统教学手法——朗读在本堂课中的作用。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文本中的关键段落由学生朗读,新课程要求的语文能力同样在朗读中得以体现。
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讲到一个人的遭遇和一个民族的遭遇时,屏幕上呈现一组数据,并配以深沉的音乐,课堂气氛会变得肃穆凝重,主题得到有效的烘托,课堂进入一个高潮,辅助效果明显。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摧残。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深重的战争创伤。小说中对索科洛夫的心理描写很是细腻,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深重创伤,因而定为教学重点。
2.深刻的情感体验。凡尼亚的遭遇是索科洛夫“遭遇中的遭遇”,说明战争不仅给战争的经历者带来灾难,同样给无辜的人带来痛苦——这就是战争中人的遭遇。深刻的情感体验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如果只用一课时教学则截用第二教时的内容,第一教时的内容移至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饱含深情地朗读《请多看一眼》一文,过渡到课文的品读。
【PPT显示】
请多看一眼 
   二战期间,在一座纳粹德军的集中营里,关押着数万名犹太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由于长期见不到阳光和营养不良,他们大都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在每次放风的时候,有一名小男孩总是欢快地跑出很远,不顾看守的训斥和谩骂,而走到场地边上的一块草坪,摘一两朵小花送给他的父母和姐姐。由于他的热情和开朗,大家都愿意叫他“小天使”。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都为明天是否活着而担心。唯有“小天使”不同,他一有时间就唱歌,或者爬在小小的窗口上向外面眺望,有时候他会安静得不发出一丝声响。
不久,“小天使”的父亲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