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610字。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道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辈(xíng) 褪色(tuì) 龟裂(jūn) 消声匿迹(xiāo)
B. 农谚(yàn) 吭奋(kàng) 两栖(xī) 戛然而止(jiá)
C. 欺侮(wǔ) 弥漫(mí) 山麓(lù) 海枯石烂(làn)
D. 狩猎(shǒu) 闭塞(sè) 枯燥(zào) 人情事故(sh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行辈(xíng)——háng,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B.吭奋——亢奋,两栖(xī)——qī;
D.狩猎(shǒu)——shòu,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故选C。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轻风徐徐吹过,一波波涟漪泛起,闪着细碎的光。一只只鸟儿鸣叫着在水面上______。岸边,一片茂密的芦苇荡在风中轻轻摇曳,老牛从芦丛中探出头,发出几声“哞哞”的低吟。______有鱼儿忽地跃出水面,闹出一些响动,四周很快又恢复宁静。谁能想到,大漠成了水草丰茂之地,美丽、______而又充满生机。望着黄沙之上的这片碧水,我的眼睛______有些湿蒙蒙的……
A. 滑翔 偶然 静穆 又 B. 盘旋 偶然 静谧 又
C. 滑翔 偶尔 静穆 竟 D. 盘旋 偶尔 静谧 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第一空:滑翔:指某些物体借助大气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盘旋:环绕着飞或走。徘徊;逗留。根据语境,“鸟儿鸣叫着在水面上”更符合“盘旋”的动态;
第二空:偶然:指意想不到的、不经常发生的情况;偶尔:指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通常用在口语中。此处的语境比较口语化,“偶尔”更合适;
第三空:静穆:表示安静庄严;静谧:形容环境安宁静谧,没有纷扰。这里描述美丽的水草丰茂之地,更多的是宁静的氛围,“静谧”更符合语境;
第四空:又:表示重复或继续;竟:表示出乎意料,惊讶。根据语境,“我的眼睛有些湿蒙蒙的”是对沙漠中出现这样美丽景象的惊讶,“竟”更符合语境;
故选D
3.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湘江自古为中原进入岭南的水运要道。②纵观湘江几千年的历史,似徐徐展开的巨幅画卷,一帧帧逼真的画面跃然纸上。③或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或焚香抚琴、轻歌曼舞,色调或凝重或明快。
A. “水运要道”“徐徐展开”“逼真的画面”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B. 第②句结构不完整,应删除“纵观”
C. 第③句语序有问题,可将“凝重”和“明快”调换位置。
D. “它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气象万千。”这句话适合接在第①句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C.有误,第③句语序没有问题;
故选C。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句话出自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示了浓浓的陕北风情。
B. 吴伯萧的《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从不同方面表达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C. 《蒹葭》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共300篇,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D. 朱自清按照“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一原则撰写《经典常谈》,特别关注大众接受的广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有误,《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分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